——她也要离开家,准备回去实验室了。
小苏家的四合院。
苏秋月一家三口外加林七这个已经是全家默认,但一直都没有户口本承认的“编外人员”已经在这个不管是七十年代,还是如今已经进入八十年代,甚至在未来也都绝对可以说是“豪宅”的四合院里住了快三年了。
苏有粮和田凤娟两口子在这三年的时间里,可以说是全心全意的将这间原本还因他们家人口少而显得空旷又陈旧的小院打理成了如今花团锦簇的模样。
背对在院子东墙下葡萄架的苏有粮一边往院子西边开荒出来的一小块地里撒种子,一边同坐在旁边藤竹椅子上看文件的田凤娟有一搭无一搭地聊着天。
苏有粮问道:“媳妇儿,你这手里头又是啥新文件啊?不会是又想要让你离开首都,去其他地方当妇联领导的通知文件吧?”
田凤娟摇头:“不是,是关于全国妇联下达的通知,关于计划生育的。”说着,她忍不住斜睨了苏有粮一眼,补充说道,“至于被派去地方的事儿……你忘了?去年组织想让我去a省妇联当地方领导的时候我不就已经拒绝了嘛,领导也体谅、理解我的情况,更知道我也没啥野心,这不一直到现在都没再提过这事儿了,所以你就放心吧!”
被看穿心思的苏有粮“嘿嘿”笑了两声,道:“我也不是不愿意让你去,毕竟这是升迁的好事儿,去年的时候我都心动得想带着家里头的这些家伙什,还有咱家教材书的招牌跟你一块儿过去了。但咱俩一直都原地踏步,没能离开首都的原因,也还是在咱闺女现在天天泡在实验室的现状……”
是的,在1980年到来的这一年,苏有粮的集印刷、出版、销售于一体的厂子正式落户在了首都郊区。而当初苏有粮为了保险投资而买下来的那块地也终于有了用武之地,成为了这个会成为未来教材书领域资深品牌,也是行业“领头羊”的“银河教育”的发源地。
而随着大批知青返城,越来越多的人重新拿起课本,将考大学视为人生目标的情况出现以后,“银河”这个早在77年恢复高考时就已经打响名号的教材书品牌更是成为了许多人在选购备考材料时的首选。
这让苏有粮原本还在为自己将销售重心从h省转移到首都这略有些人生地不熟的地界所产生的担心情绪一下子就变成了狂喜。
尽管现在的个体经营政策还不允许苏有粮雇佣太多的人来为他工作,但排版、印刷、装订的机器早就已经开始给工作,只这半年的时间,苏有粮就赚了个盆满钵满不说,还开始了“钱生钱”的又一重赚钱大计,也就是买房买地。
而这,也是为啥他说自己能随时拎包就走,跟田凤娟一起去外派工作的原因。
——已经有了品牌效应的赚钱法子,在哪儿都能赚到钱。
“……媳妇儿你想想,咱闺女现在这是每次一回去研究所,没有个俩仨月都回不来,你说咱这当爹妈的,咋也不能在这种时候离开首都,那不就更不好见着闺女了嘛。所以啊,咱俩还是尽可能都留在首都吧,有咱们俩在闺女还能时不时从研究所回来休息几天,看看咱们。这要是咱们离开了首都,那她还不得跟没了绳子的风筝一样,彻底把研究所当家了!”
“就是因为这个,我才不愿意离开首都的。所以你也不用解释,根本就不是因为你。”田凤娟故意逗趣了苏有粮一句后,没等对方反应过来,开始戏精上身的时候,她就直接换了下一个话题,“对了,闺女这年假是不是也要结束了?是今天还是明天就得回实验室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