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原身是黄鳝的厨子精通淮扬菜、也擅秦淮点心,不枉杨舟轻倾其所有。

1949年10月1日那日,杨舟轻一边嗦着螺蛳,一边看着手中的报纸,看着北京天、安、门广场上铺天盖地的红旗,他隐约觉得这个朝廷,国祚怕不会那么短了。

他订阅的报纸变成了新华日报,内容也从婚姻法到抗美援朝,杨舟轻先前只见过川军,一提起军人就只能想起草鞋和烟袋,对解放军更是毫无概念,如今听闻他们竟然要到朝鲜去和世上最强大的国家拼命,禁不住心有戚戚。

“也不知能回来几个,螳臂当车。”他在心中暗暗地想,觉得桂花糖芋苗都不那么香了。

孰料,就这么一支破破烂烂的军队,最终竟然打了个平手,杨舟轻对外头的世界不由得愈发好奇,只苦于自己被锁住,只能听龟丞相和那鳝鱼精絮叨。

“如今买菜可不好买,都得凭票。”鳝鱼精苦恼道,“先前还有黑市,如今谁也不敢卖给咱们了。”

“那就就地取材,咱们大王吃鱼吃不腻的。”龟丞相不以为意。

鳝鱼精无语道:“油盐酱醋总得有吧?大王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不似咱们,生吞活剥都可以。”

“这也简单,”杨舟轻眼珠一转,“你们带些鱼虾蟹去,和街坊邻居换不就成了?”

事实证明,货币无用时,以物易物就是最容易的,不过两日后,平桥豆腐羹便摆在了杨舟轻面前。

“只是凡人的日子过的也挺难,好的食材却也不易得。”鳝鱼精犹不知足,“不过比起从前还是好了不少,最起码好些年不打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