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页

什么反应?谢家丫头那么独的一个性格, 轻点当然是骂你个狗血淋头、忘恩负义,重了就是挥挥手绢,老死不相往来。

黄奇子琢磨着自家三公子的心思, 很谨慎的把自己的拙见隐藏了起来,看这月色寂寂想到即将踏上的归路太过萧索,转而道:“谢丫头自打把您救上来起,就从未问过您的来历,以她的冰雪聪明,想来早已料到有这一天。”

雾城城外的上空传来一阵微弱的亮光,那是从远从充州来接应的人发出的暗号。

黄奇子提醒道:“时候不早了,现在留在城里一天,就多一天的危险, 您不走也得走。山高水长,谢姑娘是平常百姓自会无虞, 而三公子您的处境却是实在艰难。照老夫说,只有您先保存了自己, 将来才有机会做自己想做的事儿, 无论报恩还是其他,也能名正言顺不是。”

谢宜修听闻不语,这些因果道理早早在他脑海中过了千千遍, 奈何现下就是想多等一会儿。

他从怀中摸出一支签来,细看之下有许多磨损,正是谢如琢从不离身的那一支。

那天晚上,他闯入她的房间,听着隔壁传来的阵阵水声,鬼使神差的将掉落在地上的签文捡了起来又藏在了自己身上。

那是两人相处一年来,他头一次不顾礼法踏足香闺。

谢宜修摩挲着签文上凹凸不平的“诸事皆顺”,定定道:“她还从未听过我的声音,至少走之前让我同她告个别。”

黄奇子只得摇头。

这一等,又是一柱香的时间。直到月上中天,城外的烟火亮起第三次,谢宜修知道再耽搁不了了,抬头深深望一眼这座不起眼的小院,将那支签妥善收进怀中,利落转身一跃,消失在黑夜里。

逆贼没捉到,城门口安置了成倍的兵力在一一排查,黑夜中两个影子顿足片刻,转而换了个人迹罕至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