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站情报人员为此暗中斡旋,多名情报人员牺牲。其中一位是鲜有的大将,能说日本京都方言,通晓当地文化。此番任务中,她扮成自小被日本人收养的义女,接近了日方核心人物。将要破获重大情报,却发生了不测。
不知她哪里讲错一句话,令那位大人物起了疑心。大人物释放假消息试探她的身份,查获的确有疑,便设计了游船之行,将谋杀设计成溺水而亡的意外事故。
总局要在短期内找到一个人假扮日本女子是不太可能的,只能另辟计划。
冀察政务委员会对南京政府来说是地方政权,实际是日本人眼里的自治政权。
委员会下设部门,管政、财、法等各方面。除了委员,还设参议、顾问等百余人,大多是宋哲元系、张学良系和原北洋军阀下野的人物。
曾经被通缉的隐居的,人民痛恨的吸血虫,投机倒把的亲日分子,如雨后春笋般冒头出来寻发展的机会。他们兴官僚主义,奢侈腐败,仿佛令华北政局衰退回北洋政府时代。
蒲郁曾经的身份引起了总局的注意。前尘旧事了却,原奉系军阀将官家千金的头衔如失去危险性的蒙尘宝玉,有理由重现于世。
经安排,蒲郁去香港,搭英国人的船前往天津。对洋服店经理及太太们的托辞是去北平探望阿令。也许谈不上利用,可她还是愧于再次借用阿令的名头。
三月中旬,夕阳为熙熙攘攘的码头镀上一层粉金的尘,港口停泊的小船偶尔在风吹下晃动,不知名的鸟扑棱翅膀飞起来,向着无人的天际飞远。
蒲郁在下船的人群里有些显眼。她戴一顶窄而扁的蓝色呢帽,烫鬈的短发衬小巧的脸,着水蓝色垂坠式洋裙,搭皮草领肩,露出脖颈肌肤与一条项链。
细碎钻石链条,细碎钻石镶吊坠,一颗比鸽子蛋还大些的蓝宝石。蒲郁实际的身家加起来恐怕还比不上这条项链的零头。总局不会给这样的装配,是二哥给的。
从香港登船的时候,一位老先生塞给了蒲郁一个丝绒盒子。盒子底下有张笺文:“小郁爱鉴珍贵之物借予你,务必如期归还。”
没有落款,亦不是二哥的笔迹。看似公事公办的口吻,抬头却是“爱鉴”。蒲郁上次看到这两个字是在冯四小姐给师哥的信件里。恋人之鱼雁往来才会写“爱鉴”。
笺文烧掉了,项链戴在身上,似平安符。
不少打探的目光落在她身上,大约想知道是什么来头。比蓝宝石项链还要浮夸,她踏上石子路,刚伸了个懒腰,便颐气指使地向脚夫道:“磨蹭什么呀!就这几个箱子,还不快些搬过来!”
两位脚夫挑着几担沉甸甸皮箱,咬牙小跑过来。也不见怨懑,反而赔罪道:“大小姐,这可不是几个箱子,实在和讲好的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