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城待到盛夏,?方才考了试拿着新鲜出炉的任命书,往广省的隔壁福建出发。
这些年,福建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好,读书的人更是多了起来,?七月份,建州已经有很多考生提前到了。
而姜榆他们,到了建州,就被关在了贡院里,这一关就得等到八月份乡试结束,他们才能被放出来。
每个地方的乡试京城都是派出主副两个考官,说起来,以姜榆的职位,做主考官有些欠缺,做副考官又有些太低,不知道是不是太子在其中打点,直接让他做了福建的主考官。
副考官是礼部的一位年轻主事,姓朱,三十出头的年纪,这一路上姜榆发现这朱主事基本上就是啥事都听他的,凡事不冒头不激进。
乡试的考官属于公差,每个考官都有上百两的差遣费不说。
最重要的是,约定俗成的,每次考完试以后,当地的官员们还要给考官们打点的费用,这打点费足有上千两之多。
虽然这些年京城的宅子价格涨了不少,但是一千两银子还是能让人在京城安定下来。
所以对于寒门出身,家庭条件一般的清官来说,当考官是一件美差。
且从他们今儿的阵容,就可以看出,今非昔比了啊!
当初姜榆考试的时候,主副两位考官尚且是一名世家一名寒门的配置,且世家多为主考官,若是副考官不据理力争,排名的事儿基本上都由主考官说了算。
如今乡试的主考官多为寒门承担,当年谢睿亲自提拔的寒门们已经成长起来,很多身居要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