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考官都叫寒门捞走了,去当副考官又心中有些难受,世家们有点难以接受这个事实,又不好再出头硬刚,就导致了如今主副考官很多都是寒门出身的局面。

就如当初那裴大人更欣赏世家子弟一样,由寒门把持的考试,更容易被挖掘出来的就是寒门,这又促使了每三年产生的进士之中,寒门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

如今除了勋贵和几个尚且能出得了人才的世家,当年姓氏录上赫赫有名的世家还剩几个呢?

这姓氏录年年在改,原本的好些世家已经名落孙山,越来越多的寒门姓氏被写在了上头。

也许刚开始有些世家是骄傲不屑的,但是当他们发现,大环境乐意让姓氏录起作用的时候,他们的威望越来越小。

那些子孙尚且上进的,还可以通过科举进入赛道补救一下,那些凭借着先祖留下的威名,却整日混吃等死的家族,不过几十年的功夫,就破败了。

姜榆他们两个,一到贡院就被关起来出卷子,就是为了防止考题泄露,不管哪个朝代,一旦发生了考题泄露,就是一门丑事

牵扯到朝廷,不管是考官所为还是下面的人透露了题目,考官的项上人头,都大概率保不住,毕竟好多人寒窗苦读就为了这一刻,居然有人走捷径?

那必须千刀万剐,以平民愤。

再说谢睿招揽天下寒门,定然会严惩,不然岂不是叫寒门寒了心?

姜榆也不是那等子舍不得别人出彩的人,他途中已经了解到,朱主事当年在科考的时候,对于律法一道就颇有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