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页

两个人开始日常到学校外面天桥上乞讨的“规律生活”。

他们的背景故事已经在许多次采访中被问过许多遍了,新闻学院的同学们都称得上了解。

二陈平时一个在学校东边的天桥上,一个在西边的地下通道里——在一块就只能赚一份钱,分开了能赚两份。

小陈现在三十来岁,他眼睛瞎了,不爱说话,据说脾气也不好,曾经发狂地打砸东西,把路人吓个半死。

还是大陈不放心过来看他,各种给他求情,保证他不是危害社会的疯子,这才让受惊的路人放过了小陈。

但小陈总能比大陈赚的钱多些。

无他,他有一门手艺——拉二胡。

宁馥正是每天都来听这个小陈的二胡,她都快摸出规律来了。

通常到了晚上九、十点钟以后,行人少了,大陈就会从他那地下通道出来,来找小陈。

一根棍子两人各握一端,手残的领着眼盲的回家去。

宁馥记得有个学长的作业就以这二人“回家”的背影做结尾镜头,最后拉个远景,天上月亮光辉洒落,冷漠而又慈悲。

虽然也只拿了个及格分,但不得不说,令人印象深刻,发人深省。

小陈今天拉《二泉映月》。

他会拉的曲目并不太多,但这《二泉映月》是保留曲目,往往拉上一首两首别的曲子,他就会拉一遍《二泉映月》。也许正是因为瞎了眼,他和这首曲子更有共鸣。

不过,也不是每个人都是阿炳。

这个沉默寡言,只有在摇晃缸子要钱时才努力而认真地营业一下的小陈拉琴时有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