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页

而蒲易这人,在媒体圈的口碑着实不错。

虽然还不到三十岁,却已经是城阳日报里的精英骨干,一直被单位重点培养。

年轻的总裁看了他一刻钟,那双眼中难得地沁出笑意:“我知道。”

他轻描淡写说:“已经查过你和那位实习生……至于他违约的后果,相信你也听说了。”

蒲易知道实习生“主动辞职”的事。要说他没猜出来这背后有牧云的指示,那他也太白莲花了。

有脑子的人都能猜的到,是牧云通过手段,让实习生“主动辞职”。

他面上波澜不惊,心里头微微叹气,不免想,牧云这是不是在隐隐威慑他,如果这次采访稿里出现了他添油加醋的虚假内容……也会处理他?

不过,蒲易也就这么一想,毕竟他自恃从来不虚假构稿,每次写稿的真实性都在百分之九十以上。剩余百分之十,就是撰稿者通用天赋:稍微润色一下,吸引读者注意力,都是旁枝末节的小事,被采访人不会觉得受到冒犯,也促进了文稿的阅读量、热度。

“是的,我听说他辞职了。”

短暂的沉默后,蒲易挠了下脸,试探问:“那么,牧先生,我可以开始采访你吗?”

整个采访的节奏,完全被牧云牵着走。

这对蒲易来说,也是一种稀奇的体验。

他能被上司看重,重点培养,除了在文笔润色上有着独到功底外,在对外采访时,他往往能靠着“亲和力”“掌握度”,把握住整个采访过程。

不过今天,他碰上了个钢板。

蒲易在采访中途,喝了口秘书提供的茶水,哀叹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