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正月二十,《甄嬛传》播出的第18天,杜莹莹定下第一家合作厂商。
昌盛祥糕点公司位于杭州下城区近郊,在城区开有两间门店。正月的年糕、八宝饭和宵,清明节的青团,端午节的粽子,夏天的方糕、薄荷糕,冬天的水磨年糕,搬家上梁的定胜糕,小盆友喜欢的条头糕,70、80年代人吃过的荷花糕,这家都有的做。
总体来说,是一家前店后厂的小厂。
老板姓吴,胖乎乎的中年人,笑眯眯的,长得就像一块糕,进了下沙新店见人就发烟,当然杜莹莹就算了。
“来我厂里看看吧。”吴老板弯腰端详桌面两盒糕点,热情邀请,“能做是能做,得改模具,改配料,按照你们的要求来,还有,杜总,要多少啊?”
杜莹莹早就想好了:“现在说不好,边做边卖,如果卖得好,每月几万盒,卖得不好,订单少,也许就几千盒。”
吴老板笑了笑,指指档口方向,“杜总这边,每天1、200盒?”
估算的挺准。
“对。”杜莹莹实话实说,“档口是做给顾客看的,真正要卖,得在厂里大批量生产,效率才上的来。”
吴老板说,“杜总的店打算开在哪里?”
杜莹莹答,“实体店的话,今年开第一家,准备开在市里,不过,整盒糕点主要在网上卖。”
吴老板并没惊诧,毕竟,淘宝卖食品的铺天盖地,加工、代工、贴牌太常见了。“杜总啊,请,到厂里慢慢谈!”
吴老板是带着司机来的,开一辆商务车。她想认认路,自己开车载着赵师傅,提醒自己,招一个司机,买一辆大点的车子。
半个小时以后,杜莹莹站在下城区一处挂着“昌盛祥”招牌的临街档口,默默观察:一坨坨五彩斑斓的八宝饭,葡萄干、红枣、蜜豆铺在上面,中间一层厚厚的枣泥;生元宵在比桌面还大的笸箩转动,每动一下,就把糯米滚到身上;黑乎乎的擂沙汤圆,外面洒着黄豆粉,适合一口一个;双酿团圆圆白白,像小孩拳头。
另一侧是层层叠叠的糕点:马蹄造型的红色定胜糕,花瓣造型的浅黄桂花糕;荷花糕方方正正,猛一看,有点像印花香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