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把面端过去,老板才说:“除了过年,都在店里了。养得活。”
杜莹莹在这里待了一个小时,数了数人头,心里才有底。
回到店里,她找个空位,拉着芬姨画布局图,又列着采购清单:“模子,有了;蒸锅,您专业,买几个?灶台用煤气还是电的?案板厨具,多买些备着,买好的;材料什么的,您列的全一点,我想想明年1月月中吧,就可以备货了。”
芬姨一一应了,坚持不让她送,坐车直奔赵师傅家。
赵师傅开了门,见芬姨忧心忡忡地,“周素芬,又怎么了?你外甥女那店开不下去了?”
芬姨唉声叹气的,提着楼下买的葡萄放到客厅,进了卧室,“老王,今天怎么样?”
赵师傅老伴比丈夫大三岁,早早中了风,半边身子动不了,独生儿子病故,留下一个上学的孙女。赵师傅一边照顾她和孙女,一边打零工,日子非常艰苦。
“老样子。”赵师傅老伴拍拍床铺,喊丈夫倒水,“你今天没上班去?”
说的是芬姨打工的地方。
芬姨提不起精神,把上午的事情说了,“我看莹莹意思,周一就签合同交钱了。”
赵师傅眼睛一亮,“那是好事啊,你愁什么?”
“我是怕,怕斗鱼糕卖不出去,莹莹一灰心,不做了。”芬姨直拍巴掌,“这两年,我是看着她撑过来的,店里家里团团转,一门心思放在糕上。昨天我看电视台预告,就那个甄嬛传,就那么么演一下,就能卖出去了?”
赵师傅觉得她杞人忧天,“你这人,干着灶上的活儿,操着当老板的心。你外甥女能花20万打广告,就打着挣回来的算盘,难不成吃饱了撑得的没事干?把钱往水里扔?”
赵师傅老婆用能动的左胳膊扒拉他,“你瞧瞧你,张口就得罪人,也不怕素芬笑话。”
芬姨早习惯了,把口袋里的图纸递过去,“买锅买灶了,老赵,你拿个主意。”
赵师傅哼了一声,不肯接,“怎么,干活想起我来了?管接管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