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页

这路氏长得虽然不错,但个性孤僻, 并不大与邻里来往。

说来也有缘故, 这路氏有说话的毛病, 邻里知道得并不清楚, 只说看着像是结巴, 可能因此不爱与旁人说话,但偶尔撞见,也会点头打招呼, 年节也会让丫鬟小子们来送礼, 所以风评还行。

尤其这路氏有个风雅的嗜好,喜爱调香,会自己调和香料, 制了香发送邻里。

陆行墨的属下假意说自己妻子也爱这香物,或许可以向高夫人买一些, 便想看看那香,那邻里遂拿出来,陆行墨的属下便拿钱跟对方买了,说是买回去让妻子闻着看看可还爱用, 邻里乐得白得钱,并不追问。

又听说这路氏是高士宁家里早年给他娶的妻子,高士宁作了京官一年,便接过来,只是十几年都没有子嗣,高士宁也没有纳妾的打算,有人想给他作媒,高士宁都一概拒了。

这条街都不是什么大官,还有几个清贫的,人家没有子嗣,也不爱纳妾,就不多管闲事,各家有各家的烦恼,孩子生多了还养不起呢。

一路听下来,这高家十分平凡,甚至可以说是不起眼。

陆行墨后来拿了那香,让熟悉香料的人看了,也无甚出奇,材料都很普通。

他便又趁高士宁不在家,探了高家一趟,取了一些路氏那药柜里的东西,并揭了那墙上的砖,只看见里头一个小匣子,黑漆漆的,十分油亮,一个锁头挂在上面,没有钥匙打不开,陆行墨也不勉强,将东西放回去,便又离开。

药柜里的东西也很平常,只是不只香料,还有药材等物,十分零散,去问了药铺,掌柜都说没有药方的话,看不出来是什么东西。

陆行墨很肯定这路氏必有问题,首先,他们夫妻二人不但分房,还别屋一段距离,不是平常夫妻相处的模式;其次,依着赵永乐第一次派人去溢州常恩县三西村的调查,高家并没有为高士宁娶了什么妻子,且高士宁让高家人上京,是他任京官三年之后,何故先让妻子上京两年,才要接高家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