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页

她看向7床的民工父亲,“您儿子怎么样?”

“医生说过几天转普通病房了。体征基本稳定了,我们也没多少钱了,我老婆把家里的牛和粮全卖了,带了9万块钱过来,现在就这些钱了。”

“你儿媳妇呢?今天没看见她。”

“上班去了呢,不去工作都没了。反正我老婆来了,她在不在也没关系。”

转入普通病房对于家庭而言是一个分水岭。他们可以24小时陪护,经济压力也会缩小到十分之一。但也是极磨人的,icu里有专门的护工、先进的仪器。到了普通病房就靠家属自己监视,所有的护理也要自己负责,所以至少要两个人才能转得开。

普通病房条件有限,晚上值夜的家属只能在病房的过道买个半躺的躺椅靠了。一天两天还行,像这种植物状态,在医院至少要住三个月以上,不是铁打的真扛不住。

现实不是电视剧,把人带回去后没有医生护士随时待命,也没有医院鼻饲、注射的技术,极容易送了植物人的性命。

“你儿子这么大个子,他妈翻得动他么?”病人随时会无意识的排泄,换洗是个技术活,专业的护工都需要两个人一起才能完成,如果换洗是发生在晚上,对于值守的人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白天我去工地干活,请个一对十的护工跟她搭手。晚上我还是睡医院,能搭手。”上海的技术民工,一个月可以挣个七八千甚至上万,请个一对十的护工一个月只要花一千块钱。这样打工挣的钱还能维持一家在上海的生活。

被按在烧热锅底上煎熬的不止她一个。

老爷子说得对,很多人比她更不幸。

等公公挂完水已经快五点了,她们打了个车回去。婆婆要时刻跟着公公,所以第五容君进了厨房。

打婆婆进门后第二天她就没做过饭,嫌她择菜浪费、用油多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