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做出来能省人事很多功夫,只需要把精力专注在面试上,还能因为问卷结果只能董事长修改,一定程度保证了面试的公平性。
说起来,反正有“企业”和“应聘者”两个不同的入口,如果能搞出一个两方评分,比如上一个公司可以对离职员工打分,员工也可以对上一个公司打分,中差评都要和法律一样“谁主张谁举证”,有争议的话就由中立的第三方团队去暗访调查。
而如果有第三方团队的介入,薪资待遇之类也可以更清晰。
一旦员工对薪资有争议,认为少于自己劳动应得,可以提出异议并神情调查,公司同样,同时省了两方的麻烦,也可以让一再被资本压低的行业薪资重新回到合理标准……
就是这个第三方团队着实不好找,很容易吃力不讨好,光做得罪其他企业的事了,也很难找到盈利点,毕竟需要寻求帮助的一般都是弱者。
思虑到这儿,广芬茹不由叹了口气。
可想到如今国内人才市场和各行各业平均薪资的过于“金字塔”,还有杜总一贯的“良心”作风,她又控制不住的有些蠢蠢欲动。
也不知是不是因为自己心里有了倾向就会不自觉一切只往自己想接受的思路去。
总之,广芬茹越琢磨,越觉得杜总特意点名要做的这个软件不可能真就如老杨说的这么简单。
就算是为了减轻工作负担,在已经有衡量标准的情况下,杜总完全可以在简志勇负责初步处理简历的时候就直接给出相应标准或再招聘公告发出去前就要求编写这个软件,而不是特意不给出明确标准,拖到简志勇不得不把上万份简历打包发过去,才迟迟表态。
这个设计理念的软件本身当然会让招聘工作方便很多。
但这针对的是软件上线后的下次招聘,而非眼下的“败家子”公司第三次招聘。
应聘者辛辛苦苦制作完了简历并投递到公司邮箱,先前简志勇整理简历已经是一份很庞大的工作,何况还要因为软件的上线,不得不一一通知回复所有应聘者需要线上填写问卷的事及原因,而后还要面对部分不喜欢麻烦的应聘者因此而产生的不耐等负面情绪……
摩挲着下巴,广芬茹对杜总布置下来的这个新任务做出总结:不赚钱,费工夫,还挨骂。
大写的“得不偿失”。
不过,这只是因为软件的上线时间不对,一旦杜总将之改为第四次招聘时启用就会一切问题迎刃而解。
可很明显,杜总的意思就是要在这次招聘中应用这个软件,且为了不让其他人背着她偷偷行动,连录用各部门人员的标准都不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