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页

“幽州丝棉看似值得大量购入,小婿细下思量,它的价格实则起伏波动不定,寻不出个规律”,李月来慎重道:“今年是近些年堆雪最深的一年,幽州许多农户家里的粮食都不好过冬,我觉得应当多囤粮食,而非丝棉”。

易微一直以来信奉“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的规则。粮食大丰之年,他应当购入粮食,把丝棉等出售。丝棉收获的月份,大量购入,贩卖粮食。买进卖出的都是老百姓生活必需之物,不愁卖不出去,薄利多销,风险小。

“那应该是信息有误,不打紧,本就没做多大指望”。

易微通过自己的人脉察觉此苗头,就算货不好,想着缺乏之年能有就是好的,混合好坏参半卖出去,粮食紧缺的时候,也能大赚一笔。

顿了顿,她又说:“若是其他商家都囤丝棉,而非粮食,那我也能小赚一笔”。

李月来道:“小婿觉得,咱们陈家也不是在枯岭做一两天生意就不做了,长期做买卖,做个信誉,好的粮食才能让陈家获得好声誉,卖坏粮不值得,家族生意,世世代代得靠它”。

易微脸上略有迟疑,不赞同道:“粮食不好放,咱们这儿储粮的条件可能比幽州还糟糕”。

李月来脸上一笑,为易微排忧解难:“小婿知道一个绝顶的存放之地,可以好生保管粮食”。

“哦?何处?”易微不解,这些年她在风荷乡从没发现能大量储粮食的地方。

李月来简洁利落道:“乌山顶上”。

☆、风荷乡(五)

听罢,易微觉得自己快心梗了。乌山,她现在听到这两个字就气不打一处来。陈辰颐死了以后,她这辈子最讨厌的人就变成林慈溪那个小贱人。

至于李月来说得那些个做生意的大道理,她哪里不懂。

初入生意场时,她也怀着这样的心思,只是这么多年来,见过太多做仁义买卖下场惨淡,昧着良心做生意反而越来越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