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经据典方面,倒是没什么问题。
文词之间可见功底。
看完老大的,他又翻了翻老二的,好么,老二的风格与老大完全不同。
能简则简,能省则省,但是每一句话都能提到点子上,唯一的不足就是词语相当匮乏。
跟他的性格一样,略显急躁。
“你们俩要是综合一下就好了。”
老大的遗词用句分老二一些,老二的想法与点子匀给老大一些,应该就完美了。
可惜,这两人怕是谁也学不来谁。
“去试试吧,不试怎么知道自己的不足?我告诉你,凡是能中秀才的,都已经算是佼佼者了,有的人一辈子,都死磕在童生这一份上呢,而有的人,连童生都考不上,你若是明年能考上秀才,不论名次,以你的年纪,也足以令人刮目相看了。”
“如果,是垫底,您也不会觉得是我的错?”
“这等事情,有何对错?”
杨柳县总人口也就七八万,算是周边的大县了,不过每年参加县试的人数却不是最多的。
再加上两代帝王对于科举的改革。
已经不是起初那种只看文章的好坏而定夺的时候了。
据小道消息,从这一次县试开始,会逐步改革,朝廷想要的人才,再也不是那种单一的只会背书和写诗的了。
更多的是你的综合实力,所以宁林这种,除了文章分数可能会低一些,但是旁的分数却能提上去,综合起来成绩也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