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与训练同步的教育投资,如果从前去接触一枚特质炸弹还要带上一名碍手碍脚的工程师,现在体系里的情报探员可能自己就有一个电子工程的学位,显著地增加了任务的隐蔽性和成功率。
韩愔就是这个训练体系成熟后的受益者。
和肖布那个每周跟在她屁股后面抄代码的笨蛋不一样,虽然他们在匹兹堡读大学的时候每周都要兼顾强制的训练,但韩愔功课好,用不错的绩点拿下了生物医学工程和生物信息两个学位。
这两个专业重合的基础课比较多,读起来没有听起来那么吃力,剩下的时间韩愔为了拿实践学分还在一个学院里的实验室工作。这个实验室是世界上最先将电脑和人体结合的地方,她的教授早年间参与设计了第一个用在人类病人身上的人造肺,并取得了成功。
韩愔从大学第二年就跟着教授接触了一个仿真手神经设计项目,这种科研项目的战线都拉得很长,至今都没有收工。因为这个原因,毕业到现在的这几年,实验室教授成为了她的导师,韩愔也一直以在读博士的身份继续帮助完成这项研究底下的一个细小分支。除了导师的邀请,这个学位也算是同时为她在匹兹堡的真实身份进行掩护,让她本人这些年的动向有迹可循。
还有一点小心思,除了她的导师,韩愔没有告诉过任何人。
她想在未来的某一天,结束这充满杀戮与血腥的事业后,回到曾经的大学,回到曾经念过的学院教书。
这个愿望源于韩愔遇到的许多好导师,但时间久了也能归结成她觉得传道授业解惑能给她混乱的一生带去些安宁。也许她的科研背景并不能让她成为一个闻名业界的教授,但至少这个学位是成为讲师的敲门砖。
韩愔一开始只是做做白日梦,还没有那么高的积极性。但是她导师知道了这件事,决定全力支持她,还给她批了网课和线上答辩的资格。眼见在导师的帮助下这个教书的小目标居然真的有实现的可能,韩愔立刻兴致高涨雇了几个本科生帮她看着实验室里自己接触不到的数据,她再抽时间分析数据和教授开会。
这整个过程需要协调时差,投入大量的体力与脑力,真的十分难熬,就连韩愔这样的人都为了论文抓着头发焦虑了好几次。不过幸好,她前几个月提交了论文终稿,今天凌晨就是最后一轮线上答辩,她将终于脱离创造知识的苦海,成为这个三人队伍里的第二位博士。
另一位博士凌翌跟她稍有些不同,他不是出身在暗处阴沟里的探员,而是正儿八经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读完了四年本科加四年医学院,当了两年住院医师,征兵去了海军陆战队,在中东的战场当了几年军医后因为极高的语言天分被高级情报部门招入麾下的优秀人才。
他这个人确实是个靠谱的医生,但不干活的时候总是有许多不正经的想法。
比如他最近总是执着地说想学乐器,所以直接冲击最高难度买了一把小提琴在山上的地下室开个人“演奏会”,沈皓云对他的评价是:“你在上面放一把手术刀都比现在好听。”
不过作为一个亲自熬成了医学博士学的人,凌翌深知论文最后时期有多怕打扰,所以最近要是没有任务,他就每天傍晚灰溜溜地拿着小提琴离开山上基地,骑一段自行车去山顶祸害登山客们的耳朵。
他们现在的身份掩护奥古公司也不是假的,是沈皓云沈小老板前几年经历了几次创业失败之后终于找到了一个靠谱的合伙人,两人一起实打实建立的公司。
为了让奥古的背景和他们的身份经得起调查,沈皓云没有动用自己做雇佣兵时积累下的瑞士账户存款,硬生生和合伙人一起跑银行找赞助起步,一点一点把奥古从十个人不到的小作坊拉扯成了现在能在繁华商区的大厦占好几层楼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