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想要得到的,就没有得不到的。
沈若何曾不知其中利害关系,但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她虽不是大丈夫,也有自己的原则。
沈若跪在殿中,背脊挺直,面上却无半分惧色,又重复了一遍,“臣无可奉告!”
“好一个无可奉告!”太后甩了袖子,重新坐在软塌,面色却缓和下来,“哀家只是试你一试,青阳有个好学生!”
沈若惊愕地抬头,与太后灼灼目光相对,只听她道,“你的手稿哀家都能寻到,李青阳一个大活人她能藏到哪去?哀家知她身体不好,已安排人护送她进京了!”
恩师进京了!
沈若愣了一下,李青阳常年呕心沥血,已到了油尽灯枯之时,为了太后,为了大周,她还是愿赴这必死之地。
太后像是读懂了她脸上的慌乱,喟然长叹,“没人比哀家更了解她,她舍不得这个朝堂,如今已到了弥留之际,只想见到哀家,把她毕生韬略献给大周!皇帝多疑又刚愎自用,才让她这样的天纵之才流落朝堂之外,后半生郁郁不得志。
哀家把她请来,何处不担心皇帝心怀叵测,但,哀家就算是抵上性命,也要让满朝文武,让大周子民知道,她李青阳即便二十年不在朝堂,也心系社稷,心系国家,从不曾对大周有一丝一毫的私心。
李青阳已是油尽灯枯,药石罔效,哀家要以大周臣子的最高礼仪送她最后一程。”
沈若纤长低垂的睫毛渐渐润湿,恩师重回京师,也算了了她最后的心愿。
“多谢太后!”沈若叩拜,长久不起。
恩师能得太后这样的明主赏识,何其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