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拿出一沓纸,递给沈若,“你自己看。”

沈若双手接过,只一眼便认出这是早年她在书院时所写的策论,太后去查了她。

沈若等着太后降罪,却听见太后轻笑一声。

“青阳写字有个习惯,除哀家外,天下没第二个知道。她写完一句话,最后一个顿笔比平时明显。你看这里,还有这里……”

太后一一指出了几处,“哀家也见过旁人临摹青阳的字迹,最多是形似,而你却深得她的精髓,这没有长年累月的观察和模仿是学不来的。”

太后说完起身,在沈若身后踱了几步,语气突然凝重,“告诉哀家,她在何处?”她语气坚定,不容半分质疑。

沈若咬唇未答。

她拜李青阳为师九载,知她平生所望,知太后对她的知遇之恩,也知她心中之苦。

但她不能让恩师走上绝路。

打定主意,沈若决然道,“太后恕罪,臣无可奉告!”

哈哈哈!

太后大笑几声,神色陡变,“好你个沈若,哀家以礼相待,你竟如此不知好歹?你就不怕哀家将你撵出朝堂?”

立在殿外把风的李嬷嬷,暗暗替沈若捏了一把汗,指甲都要刺破掌心。沈若这孩子怎这么倔?她面前之人可是当朝太后,曾经翻手为云覆手为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