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资此前已经请立过两次,都被驳回。此时隆康帝面上已经隐隐有了怒色,“严阁老,你怎么看?”
严信拱手,“早建太子,可以正国本,系民心。万岁,老臣亦请立太子。”
难得,严信没跟徐资唱反调,毕竟立储事关江山社稷。
隆康帝沉吟片刻,看向陶仲文,“陶天师以为如何?”
陶仲文由上一任天师辞官前举荐入宫,当时宫中黑眚之气久驱不散。陶中文学的是符水诀,正好对付黑眚之气,几天就将之驱散,龙颜大悦,封他为天师,居显灵宫。陶天师还擅长祷祀、斋醮、炼丹,深得隆康帝宠信。
陶中文拱手出列,“二龙不宜相见,万岁,可还记得‘庄敬’太子?”
庄敬太子谁不记得?
那是隆康帝的第二子,十三岁封为皇太子,十四岁行加冠礼,谁料加冠礼第二日,庄敬太子就一命呜呼!
举国上下哀悼,此后,隆康帝再没立过太子。
隆康帝不年轻的脸上尽显哀伤之色,右手不停地拍打龙椅把手,“朕的庄敬太子,他才十四岁啊!”说着泫然欲泣起来。
朝臣也跟着哭泣。
沈若已经习惯,三年来,每次提到立储之事,这番景象必定重新上演。
陆湛没有被悲伤的气氛感染,他心思敞亮。
隆康帝悲哀是真的悲哀,但他还有四个儿子,庄敬太子已故去多年,死了的人再重要也比不上活着的。
特别是景王聪明伶俐,能言善道,几句话就能把隆康帝说得龙颜大悦,可惜他上面还有个沉默寡言的裕王。
满朝文武都看出隆康帝想立景王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