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之,假如他有所犹豫,应下要求,足以说明他确实做过坏事。届时两位当事人共聚一室,两个撒谎大师互相博弈也好,杀人凶手自作自受也罢。对错、生死都与他们无关。
社长听完,深沉地一点头:“这招就叫‘诈’,妙啊。”
其他人也没意见。
一致通过方案后,大家对整个行动所有涉及到的细节进行讨论。例如神秘知情人不能以面对面的形式出现,比起老土的匿名信,用短信、电话等现代方式联系杨永名比较稳妥;又例如,要用怎样的话术对付杨永名,是否应该尝试套话?或者如何避免暴露己方信息。
这一讨论就是两天,讨论组聊天信息动辄99+。
两天过后,进入计划必要的第二阶段:模拟。
本以为事前准备得足够充分,但真的模拟起来,不知怎的,好像并没有想象得好。
“问题在于缺少说服力。”
学姐一语道破关键。
他们不了解事情经过,没有确切证据,手里能用的信息仅有‘香临死前可能见过杨’这一点。而他们的对手为人谨慎,做事滴水不漏。或许还是个心态极好的杀人犯,才能面不改色地编造谎言,并为自己的女儿取名陈妙香的妙字,作为小名。
这般老奸巨猾的人,怎么可能轻易感到心虚,继而送上门来?
“必须让他认为我们真的知情,认为我们有能力揭露真相。”
只有这样才能让他感受到威胁。
可具体该怎么做?
全社团陷入沉思,姜意眠整理思绪。
初次见面,她对杨最深的印象是,他在意个人形象,在意外界对他的评价。因此一直强调‘教育是初心’这类的漂亮话,注重保养以及打扮得体。另外,他跟前台的关系,与其说老板和员工,其实更类似老师和学生的相处模式,说明他十分享受老师这个身份
一听说学生投稿,就答应接受采访,也能验证以上两点……
一个想法不禁油然而生:“要是能有一个活动,把杨当初的同事、学生,甚至真正的记者聚集到一起。我们放话将在这个场合将埋藏多年的真相公之于众……够不够让他忌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