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翻车
王群立有一个习惯:在决定投资一个东西之前, 他会耐心地观察它,一周, 一月, 一年……直到他觉得他观察透了为止。
他不怕赶不上峰值,起个大早赶个晚集,他只怕自己匆匆忙忙下决定, 作出错误的选择。
这个习惯,虽然听着有些保守,但却在很多时候帮了他大忙。中国这么多年变化万千,他能踩准每一个风口,都是得益于此。
也由此, 王群立对自己的观察力是自信的。他看中的东西, 那就不可能出错。人也同理。
直到现在。
王群立不敢置信地看向荀轼。
他惯常知道荀轼敢想敢干, 但现在他觉得他之前的定义没下对。这不是敢想敢干, 这是疯了。
您搁这做梦呢?
他知道荀轼没钱, 也没不动产——他要是有钱, 他也就不会跑过来费心费力给他王群立当掮客中间商了。
他都没东西去抵押, 他跑哪个银行去贷款呢?
借私人高利贷?尾款的金额这么高, 且不说私人很难有这么多的现金流, 就算有,也没人敢拿它去借没有法律保护的高利贷的。无他,承担不起对方赔不起的风险啊。
“这你别管, ”荀轼简单地说,“我有办法让银行借我钱。你只要答应我到时候把土地的定金部分所有权卖给我就行。”
“荀老弟, 我有一件事搞不懂啊, ”王群立挠了挠头, “你要是在银行有本事没有抵押物就借到钱——那你为什么不一开始就借钱自己搞这块地呢?”
“谁说我要没抵押物借钱了?”
“那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