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页

老汉生活不易,宋万水多给了钱,人还不要,他硬塞的,拉着俩羊就赶车跑了。

柳暄红忙喊宋暖英:“给你哥结钱的时候记得记上。”

宋暖英笑着没应,宋万水不好意思地挠头:“婶,不费事儿,老叔说了,这好像是陕西那边的,叫什么同羊,据说羊肉最好吃,他费了不少功夫请人捎回的,拉回家,我娘也不会做,才是可惜了这羊呢。”

柳暄红听了自己没猜测错,嘴角压抑不住地上扬,就让他等等,塞了他几条熏肉和一些腊肠。

这些是她前阵子有空时弄的,当时吃了些,给宋渊寄了些,后来没空吃,留了点,正好让宋万水捎回去。

宋万水没推脱,他们互相清楚对方的性子,只想着,下回瞧见什么稀罕的家禽,还能捎来让婶子尝尝鲜。

小饭馆里多了两头羊,大姑娘小伙子都凑过来了。

松山县里没人养羊,就是村里,发的任务,也大多数是养猪,养鸡,多数人还是第一次瞧见羊哩。

小言摸摸绵羊的厚实卷卷毛发,好奇道:“这羊和我叔家的羊不一样,我叔家的小羊毛是细细的,和狗子的毛差不多,贴在身上,长长的,它也没有角。”

“那是山羊,这是绵羊!”阿运听到柳暄红和宋万水的对话,炫耀般解释了羊的品种。

大家满足了求知欲,蹭蹭蹭看向柳暄红,一对对眸子闪闪发亮:“老板,这羊咋吃呀?”

作为饭馆的员工,她们还是更关心这个。

柳暄红面上是一贯镇定,但是嗓音略激动:“同羊最适合涮羊肉,做泡馍,晌午咱们吃打边炉。”

打边炉是什么,小姑娘们满头问号,但是没追问,老板爱吃,她们跟着老板吃饭,总归差不了。

等到柳记大门打开,开始营业,路过柳记的人发现,柳记门外竖了块小黑板,写着“今日有新品羊肉汤和红烧羊肉,各限量二十份,先到先得。”

即使是普通人家,也知道秋冬吃羊肉最滋补,瞧见柳记今天竟然有羊肉卖,纷纷先踏入小饭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