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客商虽然是服装厂请来的,但是他不止做服装生意,这人是外贸公司的,有许多国外的客户资源和渠道,涉及五花八门,大家都想和他搭上关系,希望拉来国外的订单拯救厂子。”
陈立的工厂就是如此,而且更糟糕的是,他所在的厂子快要倒闭了。
这段时间老厂长熬白了头,他得知港商的喜好,立即赶来柳记,不过到底晚了。
幸好,遇上了好心的小言。
陈立郑重道谢后离去。
类似的人还有很多。
港商钟爱柳记的月饼,这些人想讨好人家,上门搭关系时少不得要拎一盒柳记的月饼去。
虽然晓得大家都送,送多了人家不会吃,但总归是一份诚意。
人家能领会到的诚意。
从下午开始,来找柳暄红的人也变多了。
老赵得知他不死心放进去的柳记月饼竟然得到了港商的喜欢,得意洋洋地瞥了眼死对头老李,背着手慢悠悠地通过高大叔,向柳记买了二十盒不同口味的广式月饼,采购了给宾馆送去。
其他人得知了,纷纷到柳记买,没买到的,留下地址,让她立刻开工生产。
有的像陈立似的小人物,焦急买月饼却买不到的,就没那么好运了。
柳暄红是一脸懵。
原本差点卖不出去的广式月饼竟然起死回生,卖脱销了,还要她重开作坊?
柳暄红觉得自己得缓缓。
就是得知了港商缘由,柳暄红也只是笑笑,港商能喜欢柳记的月饼,她高兴,美食能遇上识货的人,总是让人欣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