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页

“现在咱们产了多少?”

“广式的有三百盒,苏式的有五百盒存货。”

柳暄红微微颔首。

一般月饼卖的最多的一天会是明天最后一天,火爆的能卖几百盒,有这么多存货足够了,卖完明天,接着卖一段时间就能处理完。

就是广式的月饼水土不服,可能会麻烦。

柳暄红摸摸下巴,月饼在节后价格会大幅度下降,销量锐减,或许需要降价处理。

柳记口碑好,流量大,降价促销倒是能迅速处理掉。

月饼有存货,而且临近节日,就不用再生产,可以停工了。

下午四点半,女工们收到消息,作坊里提前下工,大家搞卫生,收拾好老屋,恢复成干干净净地样子,挺直腰板神采奕奕立在院子里。

柳暄红给大家结清工资,还每家送了两盒月饼和红包算作节日福利。

女工们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走出老屋,时不时和身边的人讨论月饼哪种好吃。

这些月饼虽然是她们在作坊里亲手制作出来的,但是六块钱一盒,没人舍得吃过。

“莲蓉的软和甜蜜,鲜肉的酥皮好吃,我觉得都行。”

众人笑嘻嘻。

不管问哪个都说好,回家和家人尝了说也是一样。

大家都是贫困的,有的人家连月饼是何物在此之前都没见过,有的人家啃过松山县本地的月饼,吃了这柳记的月饼,个个都说再也没吃过比它更美味的糕点了,香香软软的,味儿甜蜜。

村支书家大儿子在县里当干部,小儿子在省城教书,家里是有点闲钱的,大儿媳在作坊拿回的月饼他们吃着觉得好吃,一下子把两盒都吃光了,完了一家人恋恋不忘,第二天赶着小儿子去县里的柳记又花钱买了两盒回家过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