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月棠与陈婶子明显都没想到竟然是这个原因,本来还想说的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可后来想想好像阿双与庄恒家里都也过得去,烧火打杂这些是行镖的技能,买菜做饭可不是,行在路上大多就是凑和。
陈婶子把正择的菜往阿双手里放,“那你便好好同阿棠学着些,总还要过日子的。”
破五虽是迎财神之日,生意却一般,晌食那顿早早结束了上客,寻月棠索性支了口大锅开始炒生瓜子。
花生瓜子从来都是年节必备,但如今这个时代却只有原味的,寻月棠在谢府炒过五香味的,获得了府上人一致好评,现在闲下来也可以给陈婶子她们做上一些。
这瓜子就是拿了大料先煮,煮完再炒,除了炒干水分的地方稍微有些费时,整体还是比较简单的。
后世的瓜子有许许多多的口味,五香、原味是基础,后来这样的基础味道还要加上一个奶油味,再后来就有许多什么话梅味、水果味、核桃味、焦糖味、甚至藤椒味。
但是,时尚是一个轮回,大众口味也是,这口味多样起来,大家就开始向往着返璞归真,寻月棠穿过来的不几天前,又涌起了一批“回忆杀”、“童年的味道”,她就恰好跟着美食博主学了这个,如今做起来得心应手。
午后,她们店里几人,还有隔壁店里刘嫂子一家便一起到了后院个大屋里,嗑瓜子、聊天,闲适地还如同年休一样。
刘嫂子抓着把瓜子,“月棠,你这小店生意越做越好,可有心思要扩大店面?”
“是有这个心思,但是扩大店面最好是盘下左右,最次选择是对面。周边的生意都红火着呢,哪儿那样好盘?”
旁人没说话,就在一旁咔嚓咔嚓嗑瓜子,这个瓜子有点微微的甜味、浅浅的咸味,还有来自大料的香辛味道,吃着比普通的生瓜子要口感丰富得多,众人还是第一次吃到,觉得新奇又美味。
黄土压实的地上放了一个火笼,吃完的瓜子皮就直接扔进去添火,不断发出毕毕剥剥的声响,偶尔蹿起一股股突然跳跃的火苗。冬日最简单的快乐,大抵就是如此了。
刘嫂子一家本是登州人,家有个独子,名唤阿全,比柳明宗小上四五岁,正是上学塾的年纪,但是因为登州没有合适的学塾,便举家来了凉州,一边带孩子读书,一边做生意,毕竟当了好久的邻居,寻月棠早就知道这些。
“月棠姐姐,就是这样好盘的。”阿全又从筐里抓了一把瓜子,“姐姐这瓜子炒的可真脆,要不然你改行卖瓜子去吧,比街角那家炒货炒的好吃。”
“小阿全,如何好盘了?”陈婶子拉着孩子问,“你这孩子,话说一半就歇了。”
阿全撒了一把瓜子壳在火笼里,“我们家就要回乡了,盘了我家铺子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