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继世之臣

还政于朝之归魏 楼顶 1639 字 2022-10-03

后来,在黄初二年,秋十月,自己有着灭国之功的叔父,武将之首,大将军大司马曹仁曹子孝,也最终因为年事已高,而身故交州的南蛮之地了,其也享年七十三岁。

再其后,黄初五年春,年关刚过,大魏的擎天之柱,百官之首,丞相钟繇钟元常也因病去世了,享年八十八岁。

朝廷的中枢之地,几乎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一个大臣去世。就比如在前两天,三公之一的司空华歆华子鱼也因病去世了,享年七十七岁。

这些个老臣每每去世一个,皇帝曹丕的心就会骤痛一次,心中的急促感就会强烈几分。

其实从黄初三年开始,为了照顾这些上了岁数的老臣们,像钟繇、华歆这样的大臣,皇帝都会让他们坐在藤椅之上,然后再派卫士将他们抬上大殿的。并且还允许他们,在大殿之上不必跪拜,而且朝会之时坐着就行,也不必站立。由此可见,皇帝对他们这群老臣的尊重和爱护之心。

从钟繇去世之后,这丞相的位置就一直处于空缺的状态了。而且三公的位置,自曹丕登基以来,就一直没有满员过。现如今华歆一去世,整个三公就剩下一个司徒陈群了,无奈之下,皇帝曹丕又赶紧让太常王朗接替了华歆司空的位置。即可这么一来,这九卿之首太常的位子又被空下来了。

于是,皇帝曹丕又在朝廷的群臣之中,挑选能够替位的大臣,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让曹丕找到了一位。

而他所找到的这个接替王朗太常之位的人选,也是一位已经年过古稀的老臣了,而且很早就跟随自己的父亲走南闯北的征讨天下了。

此人,姓董,名昭,字公仁,青州济阴定陶人士,今年也已经是七十四岁高龄了。此人在年轻时,在前朝曾经被举为孝廉,后来担任袁绍帐下的参军,并且多次立下战功。只可惜那袁绍不爱惜人才,得到了不知道珍惜,也不会用。最终因为袁绍听信了谗言,董昭被迫离开了冀州袁氏集团,而投奔了当时的另外一个诸侯张扬。

后来在建安年间,张扬率军去迎接汉献帝,董昭也得以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与曹操在洛阳相见。二人一见如故,并且相谈甚欢。于是乎,董昭秘密的向曹操建议,将年仅十五岁的汉献帝刘协“迎”往许都,曹操闻之欣然采纳了他的一件,这才有了后来的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事情。因此,董昭也成为了曹氏集团顶尖谋士之一。

再后来,董昭曾经历任河南尹、冀州牧、徐州牧、魏郡太守等职,都颇有功劳。

当初在建安四年,曹操派遣刘备去征讨袁术,董昭跟他说,“刘备英勇而志向远大,不应该放他离开,如此这般等于放虎归山。

(本章未完,请翻页)

”后来,刘备到达徐州下邳城之后,果然杀了徐州刺史车胄而反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