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山西行

由于用车时间紧迫,梁苏没能等到带于鹤立见外公和大舅,就踏上了去山西的路。

于鹤立开着一辆八成新的夏利轿车,后背箱里放足了可以用几天的换洗衣物,还准备了几瓶水和一小袋果品点心在路上吃。梁苏也麻利的背了个装资料的双肩书包,刚上车就怀里就被扔过一个挎包,里面塞得鼓鼓囊囊,摸上去还沉甸甸的。

梁苏犹豫着打开一看,好家伙,里面居然是一个日本产胶片照相机,附带着还有几筒胶卷。梁苏上辈子只见过数码相机,这种用胶片的老古董只在历史书上见过,一时好奇心顿起,端起来对着窗外就要按快门。

“少拍两张,当心过几天胶卷不够用。”于鹤立找出一副墨镜戴上,胸有成竹的发动了汽车。

梁苏恋恋不舍地把相机放回包里,抓起一旁装食物的布袋,好奇的翻拣着。红豆糕、茯苓饼、肉松面包、果脯......梁苏想了想,拿出一根荔枝味棒棒糖含在嘴里,清甜的味道立即充满了口腔。

“都是北京的特产,特地带来给你尝尝。”于鹤立想起上次带特产回重庆,梁苏由于和路教授闹了生分一直没去专家楼,他只得把整整一包东西都送给了路教授,那时候还略微有点惆怅。如今他带着梁苏前往山西,天高云淡,国道平坦,让人倍感舒畅。

于鹤立找出一盒车载cd,挑了版邓丽君的歌曲塞进车载播放器,夏利随着悠扬的甜歌朝南驶去。梁苏好奇的睁着双眼,在塑料盒里翻找着cd和磁带,仿佛看到了稀罕之物。

“这些歌星都来自港台,大陆这边一般不会售卖他们的磁带。”于鹤立瞟了眼梁苏,唇角上翘,“我爸总说这些是靡靡之音,腐蚀人的心智,可我大哥出国访问的时候总忍不住往家里带,还和我一块儿听。”

“这有什么。我觉得挺好听。”上辈子梁苏由于工作原因经常跑广州,日久天长也学了一口不地道的粤语腔,邓丽君的歌曲她不但可以听懂,甚至忍不住轻声哼唱起来,听得于鹤立心里都快酥了。

“我妈也觉得好听,但老爷子至今只愿意听样板戏。”于鹤立看了眼时间,“他很怀念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对了,待会咱们要加点油,估计到目的地大同就快天黑了。”

梁苏暗暗盘算,这个时代没有高速公路,三十年后四个小时的路程现在需要整整一天。“那咱们进程了先去找招待所?免得吃了晚饭到出黑漆漆的,找住处也难。”

于鹤立狠狠地踩了一脚油门,“不用这么麻烦。我之前联系了大同本地报社工作的一个朋友,今晚要给咱们接风洗尘,明天还要跟我们一块儿去看看情况。住宿也安排好了,就住部队的招待所,干净又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