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子最终达成了和解。”沈夜记得这结果。
想必是在各方协调施压下,伊藤见好就收,撤回告诉,双方均同意放弃对该项技术的知识产权,任其作为公开技术让视障群体受益。
白旸愤愤不平:“伊藤隼智借机出名了,不然谁认得他?”
沈夜查询过这人,伊藤在那之后从福利医院的一名普通医生,已经晋升为矿星卫生署的分署长官,当地民众对他评价很高,尤其那些用不起20的视障群体。
“宁教授应该反诉他,宁教授手里的原始设计稿在时间上应该早于伊藤那份!”
沈夜给他解释:“宁教授和吴崧不一样。吴崧喜欢搜集和积累,他的资料库存了几千tb,一些公开资源还要保存在云盘;宁教授的智能机内存统共5t,他对做过的项目了若指掌,很少翻箱底查资料,万一记不清也懒得查询,自己再推导一遍就好了。所以宁教授存储在脑子以外的资料很少,都是他还没搞定或感兴趣的东西,像智眼10这种不满意的,早给删得一干二净了。”
“另外,宁教授对伊藤完全没印象,他们仅仅一同作为人道主义援助医生短暂共事了几天,这还是查记录才确认的。宁教授本人完全不记得他,更不曾把10的设计稿给他看过,伊藤也没来过科学院,没机会窃取设计稿。”
“你说过的,知产抄袭除了高度近似,还要有实质接触……伊藤应该没有机会接触到设计稿,科学院的律师想反诉他也证据不足。”
于是事情不了了之,宁折背了污名,伊藤借机出名。
白旸盯看沈夜:“你知道好多哦。”
沈夜突然心虚:“我,听吴教授说的,资料里能找到,你慢慢看。”他抱着比头大的爆米花桶,咔叽咔叽吃起来。
“如果不是宁教授抄袭——”
“肯定不是!”沈夜鼓着腮帮否定。
“那就有两种可能,一是伊藤抄袭,二是设计巧合。”白旸虚心抢爆米花吃,“你觉得,巧合的可能性有多大?”
沈夜认真想了想:“如果将两边设计稿比作两本小说,就是两本小说的主线情节、支线情节、人物关系、人物性格、时代背景、叙述节奏……完全一致,不同在于改了角色姓名、增加口水对话、融合时装元素、扩写配角戏份。而且,这绝不是烂俗梗的十分钟厕所读物,而是剧情复杂烧脑的百万字长篇。”
怎么可能是设计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