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 4 章

‘我这老子,表面看起来不重男轻女,其实还是更看重儿子。为个出生没几天的女儿,一辈子巴结官家的他连灵丹都肯去求,还是从官家亲儿子嘴里分食,莫非对曹县君动了真情?’

李晔腹诽两句,开始认真思量自己是不是真的要改改想法。

之前他一心想走理工科道路,是觉得这世界虽然有武功,但真实的江湖不是那么好混的。看起来武林高手行走江湖,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路见不平就拔刀相助。其实真不是那么回事儿。

首先,江湖人士杀人,除非是江湖人士互杀,而且是死有余辜,至少有一方或者两方都上了官府通缉名单的那种互砍。否则,砍死了人绝不是轻飘飘喝两碗酒,吟几句诗,说江湖事江湖了然后飘然远去就行。官府一定会调查治罪!假若你们打斗群殴的时候,连累旁边的百姓,那被抓到后基本都是死罪。想想,文官们连朝廷正经立下战功的武将都百般看不上,拼命打压,一群江湖武夫,文官岂会心慈手软?所以,用严刑峻法对付江湖人士,是大宋朝廷的政治正确。

其次,江湖人士们大多行为不羁,很不能受律法约束,即便是侠士们,打起架来照样只管自己痛快,很难顾及到旁边普通老百姓的死活。尤其是江湖人士聚集的汴京,因武林人士发生冲突连累而死的良民,别说百姓,就是贵人子弟都有不少。以致汴京人一在街头看见高来高去的打架,有锅盖的就顶锅盖,有马桶的就顶马桶,想尽办法躲避不长眼的刀剑和乱飞的暗器。而贵人子弟们,则一上街就带着十几个武功高强的护卫,用以保命。直到展昭来到包拯麾下,带着开封府捕快们连着扫荡半年,把开封府牢房都弄得再没法接客,方才让江湖人士收敛不少,改为在夜间僻静处火拼。因此江湖人士的名声,在民间,其实也算是臭不可闻……根本跟流量明星扯不上半点关系。

李晔怕自己真当了江湖侠客,以后会连累雍国公府被汴京百姓丢臭鸡蛋……

再有江湖人士既然名声不好,自然藏头露尾,今天住破庙,明天睡花街的。他一个公府子弟,官家那儿挂了号的表侄,明明出身在锦绣堆,有现成的通天大道不走,为什么要去受那个罪,从金字塔顶层堕落到底层?难道就凭上辈子看的那几部武侠剧?

总之混江湖是不可能的,一辈子都不可能。

除掉江湖,他也想过要不要科举。毕竟他除了长得好武功好天赋好各种意义上的好,脑子更是好上加好。读书科举对他而言就是小意思,文官地位又那么高,待遇更是优厚的不得了,只要不谋反,哪怕斗争失败最多就是个贬谪。

可是,目前这位官家,虽然是平行时空的仁宗,但看起来跟他所熟悉的历史上那位仁宗也没有什么区别,尤其是在子嗣上。目前膝下只剩下一个病弱的最多三日就要召见一次太医的幼子。将来只怕也免不了跟历史上的仁宗一样,需要过继宗室子弟为嗣。那可是个大漩涡,涉及到□□跟太宗谁是嫡系支裔的问题。等他考出来,估计正是立嗣之争最激烈的时候。他是公主之孙,亲爹又是官家狐朋狗友,还娶了庞贵妃曹皇后娘家的姐姐妹妹乱七八糟一大群。若再通过科举掺合到文官里面,将来真是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