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老王爷介绍完之后,在座的有一些人对岑言当年被诬陷的事情深信不疑,以至于老王爷话音才刚落对方就忍不住站出来控告他。
“王爷,今日是我们文坛盛事,您邀请一个曾经嫉妒弟子才能,抄袭弟子文章的人来,恐怕不太好吧?”
“是啊王爷,虽然事情已经过去多年,但曾经发生过的事情并不代表就毫无痕迹的被人们在记忆中抹去,一介大儒已经有了不可擦拭掉的污点,他就不配再出现在文坛辩论上。”
储怀玉听到有人站在他这边指责岑言,他袖下紧握着的双手放松了些许。
不过有人反驳肯定也有人持怀疑态度。
有年轻的学子站出来道:“那也不一定,万一当年明渊先生是被污蔑的呢?当年的事情虽然我没有亲身经历,但听传言来看,你们都说明渊先生才能不足以教导弟子,其当时的弟弟储怀玉全靠自己天资聪颖,这才连续斩获三元。”
“但刚才听王爷也说了,如今的荣王府世子也是他的弟子,而且三元及第的年龄比储公子还要年轻,这是不是可以说明明渊先生有满腹才学堪为人师呢?”
“那万一是荣世子也是万里挑一的天才呢?人家完全有可能凭自己的能力考上状元。”
坐在主位旁边的林昭起身道:“兄台所言差异,昭长于乡野之间,能有今日此成就,全仰仗老师悉心栽培,并非是依靠自己的天赋。”
这话实打实的在维护岑言,若要论成就,林昭还要比当时的储怀玉更胜一筹,她的话多少还是有些分量的。
“即便如此,那当年他意图剽窃储怀玉的文章这事总不能抵赖吧?”
“是啊,能做出剽窃弟子的文章这种事,他就不配为人师。”
……
听着越来越多鄙夷和反驳与质疑岑言的言论,储怀玉觉得自己今日可能是多虑了,人们的固有印象很难改变,最起码现在都还是站在他这一边的。
只是忽然有一个另类的声音响起,他道:“既如此,小生也想提出一个疑问,听说最近很少读书人追捧的《后赤阳赋》是明渊先生所写,请问是也不是?”
这个问题一出,大家纷纷安静下来,他们也很想知道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