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页

碎铁衣 不道不道寒 1475 字 2022-10-02

时至今日,颜有迁应当还不知礼陈寺那晚的真相,依旧咬定崔承与颜凌永的死脱不开干系,可如今崔承尸体已被寻到,他却如同事不关己般,面上见不到一点起伏的情绪。

众臣迎着刘昭禹上座后,便恭敬地持着笏板,俯首立于原地。

刘昭禹往下看了一眼,有些疲惫地揉了揉眉心,他为着刘昭弼和颜凌永的事已经烦心了多日,如今崔承是寻见了,但国子监又不安生了,他瞧这宫廷中也没几个清净地,每日都郁结难舒。

身旁的常颐见刘昭禹面容乏困,小声地提醒了他一句,刘昭禹只好深吸一口气,打起精神,说道:“国子监昨日的动乱,想必众卿都听说了,崔承原先任刑部尚书一职,国子监一事而今不便由刑部接手,朕思来想去,还是觉得让都督府在此案中暂代刑部职权较为稳妥,此前礼陈寺一案,翾飞将军出了不少力,既然国子监与礼陈寺这两个案子相关联,此次翾飞将军便也协助陆大将军一同查案吧,众卿可有什么异议?”

殿内一片肃静,颜有迁却突然跨出一步,行礼道:“臣无异议,只是礼部刑部先后出事,又有人意图谋害陛下和寅王,臣以为,应命监察院御史对各大臣亲王全面展开审查,治理朝中的歪风邪气,肃正朝纲。”

袁牧城因他这番话心里起了疑。颜有迁提出审查,针对的多半是冯若平和刘昭弼,但论起朝臣之中的利益勾结,他与冯若平不相上下,若他不惜搭上自己也要利用此次审查给冯若平落罪的话,便说明他极有可能得知了沙蛇的存在,毕竟十恶不赦谋反为首,若能落实冯若平的谋反之罪,他那点互通利益的勾当根本算不了什么。

但奇怪的就是,据袁牧城所知,自颜有迁开始查案到今日,最多不超过一月,仅仅一月便能从九年前的卫柠战一案顺着挖到冯氏和沙蛇勾结的证据,未免有些太过顺利了。

正在他沉思之时,徐玢出面陈述道:“侑国公所言有理,只是朝中重臣少说也有百余人,监察院人力有限,这审查如何展开,怎么展开都是问题,可不比纸上谈兵来得容易。”

颜有迁的语气强硬,没有半点退让的意思:“那便先从位高权重者查起,恰好寅王坠马一案也尚未有定论,不妨趁着此次审查让寅王在阇城多留几天,待到结果出来再动身前往柠州也不迟。若能借着此次审查摸清各个大臣和亲王的底细,也好让那些为非作歹的不轨之徒锒铛入狱,让无辜之人得以沉冤昭雪。”

颜有迁特意拿寅王坠马案为借口,就是不让刘昭弼置身事外,而且他还要借此告诫冯若平等人,此次审查不仅要查朝中重臣,更要查刘昭弼。

出了颜凌永一事之后,崔承被搭了进去,冯若平与沙蛇之间的信任更加不堪一击,而后彭延又因军粮一事与袁牧城生了嫌隙,引得冯翰私养军队之事差点败露。

冯若平深知如今的局势对于他们来说极其不利,本欲让刘昭弼越早离开阇城越好,可如今颜有迁提出审查一事,就是发现了冯氏与外敌相通的端倪,刘昭弼也因此要被扣在阇城难以脱身。

冯若平愈发不安,说道:“侑国公若是想泄私愤尽管把暗话摆在明面上说,所谓审查,不会是为了给寅王扣什么帽子吧?”

此时越稳不住气的人便最有可能在日后的审查中站不住脚,徐玢恐冯若平一时气急引起更多怀疑,便假意站在颜有迁那头说了句好话:“益忠侯言重了,近来阇城和皇宫频繁生事,难保不会有人心怀不轨,借机扰乱朝纲,侑国公此项提议也是为了顾全大局。”

冯若平这才噤了声,颜有迁却刻意转头看了他一眼,神色肃然,意有所指:“身正不怕影子斜,若是能做到问心无愧,怕这区区的审查作甚?”

徐玢缓声道:“审查无可厚非,只是若有人想借机动些手脚泼人污水,岂不是要让忠臣蒙了不白之冤?所以此事虽可行,但还需进一步商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