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页

随着赐婚圣旨的落下,京都里的宗亲世家几乎都知道了三大营总督许康辉的女儿要嫁给摄政王为妃。

而且还是正妃!

这个消息一经传出,各家族揣测纷纷,各有各的心思。

一时间各方人马闻风而动,朝中的一些官员反应也是各有不同。

害怕站队的中立派依旧在朝中和稀泥,皇帝不敢得罪,摄政王也不能得罪,只能继续装糊涂。

而与皇帝亲密的文臣则不约而同与许康辉保持了一段距离,既不热切但又不过分冷漠,言行举止倒是十分玩味。

而有些本就妄图投奔摄政王却苦于没有门路的官员,一看到许康辉和摄政王成为了姻亲,心思热络起来,拎上礼品就跑许家来,迫切希望许康辉能在王爷面前美言几句,让他们得到重用。

朝中百态不过如此。

许康辉如今行事更是如履薄冰,下朝后直接回家,闭门谢客,以至于那些拎了礼品上门的人一个个都没能如意。

许家一下成了京都的焦点,不止许康辉,就连许蕴灵都成了各府小姐宴会中炙手可热的人物。

源源不断的宴会拜帖递入扶风苑,开始时许蕴灵有些感兴趣的还会看两眼,但到后来,拜帖依旧络绎不绝,许蕴灵一眼都是同样的宴会便兴致缺缺。

左右不过贵女之间的无聊消遣,赏赏梅花,喝喝新茶,应景了顺便抚琴一曲,吟诗一首。

说实话,许蕴灵完全没有艺术细胞,认识的花种一个手数得过来,比不上那些精养的大小姐们对花的品种如数家珍。喝茶她只喝白开水,茶叶什么的,不都一个味道么,至于弹琴和吟诗,她倒是背了不少李白杜甫的诗句,但那是能拿出来用的么,她可不想一朝变成大宣朝流芳百世的女大诗人……还不如留在家里写话本,数银子。

日子一天天过去,冬日转眼即逝,冰雪消融,春意已悄然冒上枝头。

然而许蕴灵却渐渐发现,许康辉变得越来越忙碌,回家后的脸色也越来越凝重。

不止如此,北声楼已经开张了一段时日,自开门以来,许蕴灵楼里的生意依旧爆红,但同时,楼中谈古论今的声音逐渐少去,取而代之的是日复一日对朝政的声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