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强哥,你能,能…”
安然搁这儿吭哧半天,都好几个永强哥了,也没听她要说事儿。永强都让她喊乐了。
“哎,哎,丫头,在呢,在呢。用胡噜胡噜毛吓不着不,”永强一边乐一边回,“是不是缺钱了,想让哥给打钱,不好意思说。”
永强不听她吭叽,替她累。直接把话往开了说,给孩子省点心思。
还是永强了解安然。毕竟从小哑巴一路看着过来的,十几年,姑娘心里想啥,都用不着猜,张嘴就透。况且,能让安然为难到主动给他打电话的事也就剩钱了。因为他帮着没压力。
没压力倒不是说他钱多没压力,这个压力跟钱没关系。是不给他造成额外麻烦的压力。丫头就不是个外露事儿的人。除了这个,其他,天大的事儿,能抗的不能抗的,她都自己扛,谁的麻烦都不添。
想管都不行。
听永强这么一说,安然确实松好大一口气。也不吭叽了,直接点头说是。
“我就说你不能够。你当京都是滦县呢,一块钱能买三大呛面馒头。你拿搁栾城的消费标准在京都花,那不跟喝西北风一样。不对,现在滦县一块钱也买不了那老些了,只能买俩了。店里管账的小丫头昨天还跟我抱怨来着,说馒头个不见涨钱窜的到快。还让我喊你回来蒸馍,我让她等着,说等你过年回来的。”
永强絮叨起来没完,旁边人都嫌他麻烦。心想,跟你要个钱可真不容易啊,还得听那老些废话。有这功夫人拿着钱啥事儿都办完了。
永强被嫌弃的可委屈,他其实是怕丫头难为情,觉得给他添麻烦,心里过意不去。人絮叨纯属给孩子心理卸包袱呢。
借钱顺带心理疏导,多好的事儿。平时想疏导不没机会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