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公小时候的那些玩伴,还只有你这么大,听说都被抓去了京城,当了太监。阿公和你太公侥幸逃了出来,随着活下来的人逃到了云滇省。这么多年了我一直都没忘记。”
“阿公,什么是太监?”小男孩好奇地问。
“太监……就是没有小鸡鸡的男孩子。”
“我不要,我要留下我的小鸡鸡!”小男孩惊叫到。
“好好好,不听话就把你扔给朝廷,割了小鸡鸡。”
“那后来呢,阿公?”
“后来啊…………”
一老一少的声音越来越小,故事也越行越远。
原本在“狐仙”消失的原地,李辞辛又重新显现,他其实根本没有离开,全程听完了祖孙的对话。
他依稀记得,历史上,明朝在原本元朝管辖少数民族的土司制度上,结合了卫所制度。
这是华夏古代皇朝,第一次有力的对少民地区的管理。
但是人治终究是有非常多的弊端,原本因为历史问题,华夏国的少数民族所生存的地区,都是一些边缘贫瘠之地。
土司制度是以夷制夷,由朝廷任命少数民族首领为管理者。这个制度经历了元、明、清三朝,在明朝中期达到了巅峰。而一直到清雍正时期,彻底被改土归流所取代。
而卫所制则需要士兵自己屯田耕种,以减轻财政负担,可是这让原本就少地的少数民族地区,土地矛盾更加尖锐。
元、明、清三朝,以苗族、布依族、彝族为代表的少数民族就经常叛乱。
明朝时期因为两个制度同时存在,以及汉族人口上涨,朝廷实现“赶苗拓业”,将汉人迁往这些地方。更是让少数民族“三十年一小反,六十年一大反”。
而后的满清也依旧“赶苗拓业”,一直都在在镇压叛乱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