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算不上同情,只是觉得心疼。”我仔细分辨了一下自己的情绪,试图用更恰当的语言来表达。
这世上没有“心有灵犀”,没有一种互相理解是不需要语言交流的。我们常常犯的错误,是过于相信自己的判断,就像是在同自己以为的人相处,但实际上存在一些差别和误解。
虽然这种认知来自于相关书籍,但生活中也有相应的体会。譬如认识一个人的时候,常常按照第一印象将其分类,并觉得对方就是自己的认知里那一类人的样子。
将一个陌生人甚至是熟人这样“脸谱化”是很平常的事,因为彼此间缺乏更多了解,往往也没必要产生更多了解。
但伴侣不一样。
如果连自己的伴侣都这样脸谱化的看待,缺乏认真了解对方的耐心,也不愿意敞开心扉交流、表达自己真实的情绪和想法,这样的相处也失去了结为伴侣、组建家庭的意义。
这些事都是以前想的,具体可以追溯到几年前,在阿郁刚和张秋树分手后和我拼租的那段时间。阿郁自称“要疯狂汲取知识”,看了不少关于如何正确看待自己、处理伴侣之间的关系相关的心理学书籍,还会和我讨论一些观点。
回想起来就像我的脑子里被迫灌进去一些我本来没想知道的事。
61
好吧,某种意义上来讲也算是有用的知识。
至少我认可这一点——伴侣之间需要更多交流、用更准确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真实的情绪和想法,让对方能够理解。
“所以我们把已经跑远了的话题拉回来。”我干咳一声,试图营造正经的氛围。当然这主要原因是我们两个都不是什么能正经说话的人。
“比如,你突然心疼我什么?”宿和风摸了摸下巴,“虽然我很高兴你心疼我,但事实上我自己都想不到自己有什么让人心疼的地方。”
我按住太阳穴揉了揉,“是啊,谁要心疼一个混蛋啊。”
宿和风合上本子,把笔夹在中间,然后笑眯眯地说:“我就知道邓邓是爱我的。”
“嗯咳,其实是觉得你这样就像从一张面具换到另一张面具,应该很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