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页

可这会儿,她就不怎么确定了。

为了弄清真相,许翠让在b市打工的大女儿跟在李秀珍后头,看看李秀珍到底卖多少钱一顶。

李秀珍是上晚班,女孩们上的是三班倒,调了好几天,才终于等到白天休息。

林大丫偷偷跟在李秀珍后面。李秀珍也不是傻子,村里有哪些孩子出来打工,她又不是不认识。发现林大丫跟着自己,她调了几班公交车直接将人甩开。

林大丫跟了三次,次次都被甩开,直到第四次,林大丫让自己的工友跟在身后,李秀珍才没有察觉。

“你说什么?一顶帽子卖30?”林大丫觉得自己幻听了,她妈之前打电话跟她说一顶帽子挣两块钱。她就算不知道材料费多少钱,也能大体估算出成本,一顶帽子材料最多十块钱。再加上人工费五块,也就十五块钱。这么说李秀珍至少赚一半。

林大丫立刻打电话告诉她妈。

很快村里人都知道李秀珍在省城卖帽子,一顶卖30块钱。

村民们三三两两聚在一块讨论,“你们说一顶帽子能挣多少钱?”

“我觉得她至少挣二十。”

有人不相信,“不能吧?这帽子材料很贵的。就说这羽毛一根就要好几块钱的。”

许翠气得直哼哼,“成本最多十五。她至少挣十块,却骗我们说挣两块。他们两口子这是在剥削咱们!”

‘剥削’在六七十年代是个很严重的事情,江建业和李秀珍两口子可能还会挨批1斗。

但现在是2000年,‘剥削’充其量只能算个贬义词。

村民们越想越不甘心,他们聚在一块嘀嘀咕咕。

等江建业来收帽子时,许翠趁机提出涨工钱,“你们两口子的帽子卖得这么好,我们给你们赚了这么多钱,你怎么也得涨点吧?”

江建业在来的路上,已经从大姐口中得知事情经过。他也猜到这些人会心有不甘要作妖。

这会儿他面不改色,问他们要涨多少?

许翠见他将主动权交到她手上,以为他妥协了,立刻狮子大开口,“一个怎么也得涨五块。”

江建业不会讨价还价,见对方要这么多,他也来了气,“我涨不起。你们要是不想做,剩下的材料都还给我。”

村民们听到他不让他们做,不愿意放弃这么好的挣钱机会,齐齐看向许翠。

这么多双眼睛盯着,许翠下不来台,“不做就不做。谁稀罕!明明是你们两口子贪心!我不过是为大家争取权益。”

江建业笑容不变,“我知道你嫌贵,我也没说什么呀。我要是给你涨了,其他人都得跟着涨。我出不起。你要是觉得自己能卖出去,那就自己做,自己卖。我不会拦着。”

许翠心里确实是这么想的,但她没想到会被江建业大咧咧说出来,面色上讪讪地。

江建业又看向其他人,“如果你们不想做,我也不会逼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