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页

从小到大,还没人打过她呢。她妈打她,她又不能还回去,当然要用言语回击对方了。

江雨欣不明白她生气的点在哪,“你从小到大不是经常挨打吗?咱妈只是拍了两下,应该不疼吧?”

江雨彤居然没法辩驳,她姐说的是事实,原身调皮任性,经常被父母混合双打。她挨的那两下都算轻的。

江雨彤解释不清,只能含含糊糊道,“我现在已经大了,要脸面,他们还打我,我当然会生气。我没怪他们。”

人又不能选择自己的出身。她想要什么,自己会去挣。怎么可能会怪父母。

江雨欣松了一口气,“那就好。”她话峰一转,“要是咱爸知道你让他赚五块钱,估计能乐死。”

有她妈和她妹两个人帮忙卖帽子,她爸在家躺着赚钱,一准乐翻了。

江雨彤也觉得这场景很可乐,忍不住笑出了声。

吃完饭,江雨欣去了材料市场。

江雨彤则把她没卖完的帽子拿去邮局寄给买家。

第二次有十几个人批发帽子,群里一整天都在讨论帽子售卖情况。这些人来自五湖四海,不存在竞争关系,所以彼此之间没那么多防备,反而互相传授卖货小技巧。

比如放《你是风儿,我是沙》的歌曲吸引其他人注意力。

比如换上同款连衣裙,戴上回族项链,也能吸引路人。

群里其他人看着聊天记录说得这么热闹,不像是假的,于是动心思的人越来越多。

半个月之后,有十几个一二线城市的网友从她这边拿帽子。

江雨彤周一至周五要上课,姚雁鸿负责统计数据,她周末去写字楼,扭头转交给姐姐。然后姐姐回老家拿帽子,再去邮局寄给网友。

刚开始几百顶,后来都是上千顶帽子,生意越来越红火。

村里人后知后觉反应过来他们上当了。如果一顶帽子只赚两块钱,江建业为什么越做越多?

许翠就是有心眼的人,她和李秀珍是同一年嫁进林庄村,经常被村民们放在一块比较。

许翠和李秀珍一样都生了三个孩子,而且都是两个女儿,一个儿子。

李秀珍累死累活,也不让女儿辍学,许翠的两个女儿成绩不错,死乞白赖求着念书,可她就是不让。

去年过年许翠强势逼林二丫辍学去打工,林二丫脾气倔,哭喊着质问许翠,“为什么我不是李婶的女儿。我下辈子再也不要当你女儿。”

没有人喜欢被人否定,更何况是一个母亲。李秀珍成了许翠心头的一根刺。

李秀珍和江建业年后回老家做帽子,许翠当时就觉得这事不太对劲。

后来听说一顶帽子只赚两块钱,她为此还嘲笑过李秀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