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六章:天下太平

武珝对于那位魏师兄,却一直是带着几分胆怯的。

可说也奇怪,她似乎对魏征并不记恨。

反而安于这样的现状。

陈正泰大抵预料,这应当是武珝从小的经历所导致。

她的那些兄弟姐妹,哪个不是对她恨之入骨?因而但凡有一个真正关心她的兄长,哪怕再严厉,只要能感受到对方的善意,她也是愿意听从的。

陈正泰只干笑道:“我见了这个弟子,我也想躲,他总板着脸,却好像我欠了他钱似的,让人害怕。”

武珝不禁噗嗤一笑,面容轻松起来,笑道:“是呢。”

陈正泰好不容易回府一趟,收拾了一番,而后便又重新入宫去。

李世民的伤口愈合起来很快,这不得不让陈正泰感慨青霉素的妙用,过了三四日,李世民几乎已可以由人搀扶着下来,勉强下地行走了。

只是他仍不宜多动,每走一步都显得极小心。

陈正泰尽心地在一旁照料,李世民清醒过来,确认了自己起死回生之后,此时所想的,却是江山社稷的问题了。

张亮的叛乱,给他的震动太大了。

而陈正泰冒着巨大的风险,带着太子给他做手术,也令李世民这冰冷的心,多了几分温情。

因而,他靠在榻上,却总是指定了一些书,让陈正泰当着面诵读给他听。

尤其是史记的《高祖本纪》,他已连听了数遍。

而《淮阴侯列传》,则听了两遍。

每一次听罢,李世民都露出痛苦的样子,而后道:“淮阴侯倘若能够安分守己,或许刘邦就不会拘禁淮阴侯,最终这淮阴侯,也未必会被吕后所害。可现在细细深思,当真是如此吗?君臣之间……一旦失去了信任,安分守己有何用呢?朕若是淮阴侯,自当谋反。可若朕为汉太祖高皇帝,则必拘淮阴侯。朕若为吕后,也定要除淮阴侯而后快。”

陈正泰见李世民面上似隐隐的升起了一层阴霾,没有多说什么,他只默默地做李世民的听众。

李世民道:“朕现在算是想明白了,功臣若是不可靠,便诛功臣。世族倘若不愿做我大唐的臣子,朕为何还给与优待呢?倘使良家子不肯为朕效命,此次救驾的,不就是百工子弟吗?这社稷所赠的富贵,他们不肯取,自有人取。若有人欲壑难填,朕自可令渴望建功立业的人取而代之。明日,太子又要见百官了吧?”

听到李世民问话,于是陈正泰便道:“是的,明日太子殿下当见百官。”

李世民目光显得幽深起来,突然道:“明日也召新军入宫吧。”

“啊……”

这个还真的令人意外了,陈正泰诧异的看着李世民道:“新军入宫……只怕不妥吧,毕竟……”

李世民笃定的道:“朕说妥当便妥当。你这小子,现在才来问妥当不妥当,当初你救驾的时候,擅调新军,也没见你这般胆小如鼠。现在反而扭扭捏捏起来了?”

陈正泰只好干笑着道:“这……情况不同啊,当时是十万火急嘛,自然顾不得许多了。何况陛下也责罚儿臣了,儿臣现在除了驸马都尉之外,不过是一个布衣白丁,自然记住了教训,从此之后,再不敢胡作非为了。”

李世民便意味深长看陈正泰一眼。

这家伙……

“再者说了,这新军不是要裁撤了吗?若是明日入宫,只怕很不合适,少不得又要被人诟病了。儿臣是真的怕了,自己担了罪倒也无碍,反正儿臣总还有公主为妻,攀了公主的高枝,总还有出路的。可这些将士……是实在不能再坑害他们了啊,每每想到他们即将遣散,将来也不知如何,儿臣心里便心如刀绞。”

李世民阖目,冷哼一声道:“少啰嗦,朕还在养病,不想动怒。”

“噢。”陈正泰乖乖住口:“只是,陛下的伤势……”

“朕死不了了。”李世民豪气万千,说话也显得有力道了:“既然朕从鬼门关里走了一遭,那么……这阎王自然也不敢收朕,你不必顾虑朕。”

既然陛下都这样说了,陈正泰只好点头,满口应了下来。

这一夜,注定了难眠,陈正泰已让张千派人前去新军传达了旨意,而他呢,依旧还宿在宫中。

他与遂安公主在一处偏殿里住下,前几日遂安公主心神不宁,现在见父皇身体好了一些,面上也多了几分笑颜。

这夜深人静的时候,陈正泰和衣要睡,遂安公主则是在整理着给李世民包扎的纱布。

她坐在小窗前,突然眼眸抬起,看着窗外,一丝不苟的样子。

陈正泰看着她奇怪的样子,不由道:“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