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与历史共振003

不对,这不是仿件,至少肯定不是师父的仿件,他没有看到任何熟悉的痕迹。

他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他很快又想到,像这种名画,古代也会出仿迹。古代的仿迹就没有这么多规矩了,怎么像怎么来。

对,这两幅中一定有一幅是古代的仿迹。

他快速开始了第二轮的查看。

这次他没有看画的内容,而是看纸张、看颜料、看墨迹、看印章……

突然,他的眼睛亮了起来。

终于,

终于被他看出了问题。

他指着左边这幅,高声说道:“这幅墨迹要深一点,年代更近,显然是后人的仿迹。”

说完,他倨傲的眼神扫过唐邯青。他这个大师兄不是白当的,想要从他手上抢活儿,唐邯青还嫩了点。

接着,他看向师父白齐栋。

意外的,白齐栋没有摇头也没有点头,脸上的表情讳莫如深,甚至带着点……不满意?

洪安得意的心思还没完全飘起来就悬在了半空。

不可能啊。

如果这两幅画中有一幅是假的,只可能是左边这幅。他不可能判断错。

他正疑惑间,就看见白齐栋将头转向唐邯青,说:“你的看法呢?”

唐邯青眼皮微微垂下,扫过两幅画,用平静却肯定的声音说道:“这两幅画都是真迹。”

原本心中忐忑的洪安一下子就放心下来了。

唐邯青果然是个不学无术的,师父都清清楚楚地问了这两幅画哪幅是假的,他还在这回两幅都是真迹。

两幅真迹,怎么可能?就是袁景在世,画同一个主题也未必能画出两幅一模一样的画来。这两幅中必然有一幅是假的。

洪安不屑地勾起嘴角。你就扯吧。

唐邯青继续说道:

“画能作假但纸作不了假。北沽朝的纸张与现在纸张不同,加入了丝帛,由于环境氧化和酸碱度的变化,丝帛含量不同的纸会产生不同的颜色和韧度变化。我国的造纸工艺一直在进步,不同年份生产的纸张都不同,有时甚至同一年份不同地方生产的纸张都不同。”

“而这两幅画的纸,完全相同。”

洪安嘲讽道:“要是按照你说的,袁景是在一张纸上画了两遍《凤琉灯火图》?怎么着,他老人家闲着无聊呢?”

唐邯青没有看他,眼神仍旧落在纸上。

“是同一张纸,但只画了一遍。古代有一句词,叫力透纸背。由于毛笔和宣纸的特性,墨很容易染透纸张。这两张纸都很薄,我猜是后人将这幅画揭开,分成了两份。”

这一句话就让洪安收起了嘲讽的表情,他脸上的表情瞬间严肃了起来,甚至不由地顺着唐邯青的话思考了起来。

唐邯青所说的这种情况他听说过,分纸技术在古代并不少见,他甚至见过有一幅画被分成了上中下三层。只要揭画的师傅技术到位,不仅不会对画作产生损伤,分出来的三幅画还都一模一样,都是真迹。

唐邯青继续说:“左边的墨迹深一点,是上面的那一层;右边的墨迹浅一点,是下面的那一层。”

洪安心里直打鼓,他不愿意相信唐邯青说的话,但又找不出任何毛病,甚至越看这两幅画越像是唐邯青说的那样。

他偏头,小心翼翼地看向白齐栋,希望能从师父的脸上看出答案。

白齐栋频频点头,脸上挂着笑容,眼角都挤出了一堆褶子。

洪安的心彻底凉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