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小院和房间,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只是客厅中多了两把藤椅和一台电视,电视是五郎带回来的木壳松下,外面用布好好的围起来,连散热器也不放过。
苏城不禁笑了一下,自行坐在藤椅上,面对电视和小小的窗户,觉得很安心。
徐丽雅嘴角上的笑容就没有消失过,她从电视柜下面,拿出一个大大的罐头瓶子,道:“听说你们要来,我就沸了冰糖水,已经凉好了,你小时候最爱喝了。自己开电视看,旁边还有书,我去把饭热一下,马上就能吃。”
厨房在小院的另一侧,同样是苏城幼年时最熟悉的地方。
苏城深深的嗅着,整个人仿佛都升华了。
门外,传来“噼”,“噼”的炸猪皮声。
苏城不觉笑了一下,端起罐头瓶,喝了一大口的冰糖水。甜丝丝的味道,几乎渗入肺中,旅途的颠簸,也渐渐地消失。
“如果只是荣养休息的话,呆在农村却是不错。前提是衣食无忧,子嗣安宁,有医有药,交通方便……”苏城想到这里,哑然一笑,这样的要求,对欧洲人来说也许是简单的,日本人也快要达到了,偏偏中国,要再过30年,也许50年,才能见到效果。
“那就从我开始吧。”苏城看看窗外的青山绿水,心想:既要生钱,又保住环境,这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窗棂下方是写字台,旁边则是一方书柜。
苏城抱着罐头瓶子走过去。自左向右看去,一些的是自己熟悉的,一些却像是新买的。
书柜外面做了透明玻璃挡着,明显是为了保护书籍,里面的每本书也都用书皮包好,再用娟秀的字体在书脊上重新写上书名和作者:戴厚英的《人啊,人!》。黑格尔的《美学》,濮存昕的《光在哪里》,还有《十月》。《收获》……
苏城会心一笑。这正是80年代人的书架。每一个文学青年都喜欢美学,每一个走过运动的人,都向往着美。
“来。吃点东西再看书。”徐丽雅拿了3个盘子过来,又匆匆的去端菜,口中还道:“里面有些书还是你寄给我的呢。”
“嗯……”苏城露出些笑意,是自然而然的笑。
桌上有带皮的红烧肉,还有喷香的猪尾巴,再加上一盘口条,一盘青菜,以及一份蘑菇,确实是难得丰盛的晚餐。
苏城静静的坐了下来,挨个品尝。
徐丽雅笑看着。说道:“你这个孩子,怎么回家了也这么安静,以前不是整天吵吵闹闹的?还真的长大了?有对象了吗?”
“妈。”苏城顺嘴就叫了出来,笑笑道:“算是有对象吧。”
“那就好,怎么不带回来看看。”
苏城傻笑两声。低头吃菜刨饭。
徐丽雅也就不吭声了,给他添饭后,才一起吃。
苏城很快就适应了这个环境,心情大为放松。前些天积累的疲劳困倦,兴奋担忧全都涌了上来,吃饱了饭。没说两句话就睡着了。
徐丽雅给他盖了一床棉被,在旁看了会儿,又去厨房熬粥,等到晚些时候,再唤苏城起来喝粥说话。
第二天,苏城准备睡个懒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