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第82章

回到民国做教育 云晓 1601 字 2022-09-20

徐瑶看完学生的作业后,又整理着下节课讲义,让她比较满意的是学生的作业完成的还算不错。

下午上课的时候,徐瑶先向学生道歉,因为突然疾病而未能及时给学生上课,接着又夸赞了学生在她不在时的表现。

接着才开始正式讲课,徐瑶讲课时娓娓道来,曾经在叔均先生教导的古典文学基础在这个时候就显现出来了。

徐瑶讲课的时候并不完全按照课本上的来讲,这个时代也没那么多教学的辅导用书,徐瑶讲课的时候,往往会延伸出很多思想。

《战国策》中的《唐雎不辱使命》,这篇课文徐瑶记得清楚,在她的前世她也是学过的,如今她又将给这个时代她讲讲给她的学生。

“关于这篇课文的知识点我们今天就将到这,我想问问同学们,上完这篇课文后,你们有何感想?”

和当初那个时代不同的是,当初上这篇课文的时候,更多的关注是文言知识。

而再读这篇课文时,徐瑶却有着诸多以前所没有的感慨,所以她想和学生交流一下,知道学生的想法。

“学生以为唐雎这种不畏强/暴的行为是值得敬佩和赞扬的,若晚清时我们的国也能这样,或许就不会像今天被这样欺凌了。”

“我不同意郑同学的观点,弱国无外交,几年前的山东问题不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吗?难道仅凭一个外交大臣就能逆转结局吗?”

“可巴黎和会我们拒签了呀!可见外交强硬是有必要的,只要我们万众一心,就可以改变。”

“改变?改变了吗?不依然是腐败横行,洋人不依然在华夏耀武扬威吗?在我们自己的国土上我们成了二等公民,这不是最可笑的嘛?”

“你这是片面的……”

徐瑶眼见着两人险些要吵起来了,忙阻止了他们继续争辩了下去,让别的学生来回答,并提醒着不要偏题了。

不过看学生争辩的厉害,徐瑶的心中也涌动着一股热流,无论这些学生的观点如何,他们大多是忧心这个国家的。

徐瑶脑海中萌生了一个想法,决定组织一次学生的辩论会,辩论的主题就是学生今天所讨论的。

当国家不够强大时,是否需要外交的强硬。

对于这个问题,徐瑶本身也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只是觉得让学生这样自由的讨论是非常有必要的。

下课之后,徐瑶刚回办公室,就有学生追了上来,徐瑶发现正是上课发表观点的同学,便问道:

“郑同学是有什么事吗?”

“学生想请先生做我们文学会的指导老师,希望先生能够指导我们进行白话文写作。”

徐瑶觉得有些这件事本身很有意思,因为徐瑶在课堂上很少倡导白话文,许多学生都认为她必然是守旧的。

“为什么找我?”

“因为老师的白话文写的很好啊!”接着郑同学靠近徐瑶,压着嗓子用只有两个人能听到的声音,对徐瑶说:

“先生,我可是看过您写的白话文的,而且周姐姐可说了,您的白话文是一绝。”

“周姐姐?”

“周霞姐姐。”

徐瑶笑了,她就说这些学生怎么突然要她来指导白话文了,原来是周霞说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