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第55章

回到民国做教育 云晓 1652 字 2022-09-20

楚如梅坐在秋千架上,荡着千秋,嘴里哼着小曲,是赵侃先生以前在课堂上教过的一首古乐。

李昭兰看着开的灿烂的野雏菊,把玩这草丛中金色的花,似乎在和花交流着最近的天气变化。

程芸靠在秋千架上,和钱韵说着学生运动的事,对于如今的形式,几人都是无可奈何的,说起来,也不过是感叹几句罢了。

以往黄絮芳必然是会来的,但絮芳这几日出去谋生,便一直不在学校,世道艰难,生存不易。

几人谈到人生聚散离别总是无常,心中多有感慨,然而她们也不过是学生,尚未真正体会过“别时容易见时难”的离愁别绪。

说起幼时的趣事,大概是各有不同的,有家中长辈启蒙读书的,有在教会学校启蒙的,有公立学校启蒙的。

各有各的意趣,说得很是热闹,唯独徐易之一言不发,只是静静的听着,偶尔会心一笑,这惹起了其他同学的好奇心。

纷纷让徐瑶讲述她的启蒙,毕竟她的思想是那么特殊又奇特。

“我启蒙是在幼稚园的时候,由老师教我们国际音标,接着学习用国际音标注音,学习识字。

说来好笑,和你们不同,我至今仍不会背诵《三字经》,便连读都不曾读完,我记得我幼时学的第一首诗,似乎是《鹅》。

会背的最多的诗,应该算是李白的,其次便是杜甫了,至于文章,论语也略学过几篇,不过没有学完。”

“天啦!还有这样的学校吗?感觉有点像教会学校,但你似乎对《圣经》一点都不了解。”

程芸认真的分析,感觉不像是这个时代所应该存在的学校。

“这么少的国文课程吗?那岂不是很好玩?”

“不会啊!我们还要学习数学、英语、科学、思修,课业也很重的。”

“思修?思想道德修养?三从四德吗?”

“数学?是珠算吗?”

“科学?是赛先生吗?”

“英语?是教会学校?”

徐瑶看着四人惊讶的表情,笑了笑,耐心的解释说:

“思修,主要是学习仁义礼智信一类优秀的品德,不分男女,都应该具备的优良品德,比如尊老爱幼、乐于助人、诚实守信一类的。

没有三从四德,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不知道三从四德到底指的是什么,只知道有这个词语,而且是属于贬义词。

数学,主要就是加减乘除,小学的话,好像会学习一元二次方程之类的,到了中学会有几何、代数一类的课程。

科学,主要就是学习一些生活常识,比如说空气的主要成分,植物生长需要哪些要素一类的自然知识。

英语,虽然我学的很早,但我依然不会。”

徐瑶一一的进行解释,引得几人既惊讶又羡慕,对比起自己的童年,简直就是两个极端呀!

“太幸福了吧!这么多精彩的课程,而且听起来一点都不沉闷。”

“你是在骗我们的吧?我怎么从来没听说过?”

“对啊!赛先生才流行几年,你启蒙的时候可还是清朝的时候了。”

徐瑶笑了笑,看白云悠悠,思绪飘得很远,

“会有的,只要我们愿意,这一天就不会太远。”

几人都是立志从事教育事业的,从她们进入女校的那一刻,这个志向便立下了,他们和她们的学姐必然是有所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