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其十三,四岁,谢云曦之貌已是天人之姿。
同年,琅琊榜,天启榜清榜重开,谢云曦一人便占下琅琊美色、天启才子这两大榜单之首位,且有生之年,无人可撼其左右。
然,谢云曦喜静,不理庶务,不慕名利。
为打发慕名而来的文人墨客,同年,琅琊山入口处便竖起一石碑,上述三句对联,凡是想上门拜访的,需对上那石碑上的对联,若对不上的——阁下还是回家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吧!
初时,众人都觉新鲜,不少才子亦闻风而来,有想一较高下的,有纯属好奇的,有真心拜访想讨论学问的。
然而,那石碑上三句对联,实乃绝对也,往来才子纷纷铩羽而归,被拒之山外。
当然,对是好对,若是名士大儒自不在话下,只是这本就是少年才子间的游戏,作为长辈,他们自是冷眼旁观,瞧个乐呵。
如此这般下来,谢云曦倒是乐得清静,非必要他也绝少外出,清谈宴会更是绝迹。
只是,这一回却再没人敢嘲讽他沽名钓誉,徒有虚名。
沽名钓誉,徒有虚名——呵呵,兄台,先把对联对上,可好!
时光荏苒,一年又一年,当年的稚子也到了束发之年(15岁),再过一月便是他的束发礼。
世家重礼,而谢家家主——谢朗也就这么一个嫡亲的侄子,且这侄儿又是幼弟遗孤,作为大伯,他自然对这束发礼极为重视。
这不,忙活着,连着几日都没睡踏实,早间梳洗,亦觉头上白发都多了好几根。
然而,作为当事人,谢云曦却是一派轻松悠然,没心没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