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您忠实的

签名:唐生智

南京战区卫戍司令

12月5日(续)

炸弹一枚接一枚地落下。如果爆炸声太响了,我们就挪动椅子,离开窗户稍远 一些。我们院子里的防空洞是最好的,可惜我们没有时间去用它。上海的电台报道 说,日本人不会承认我们的安全区,他们现在距南京仅有13公里。如果这个消息属 实的话,那么再过两三天日本人就到城门前了,而不是像唐将军所说的那样要过两 个星期。城门将要堵死,3个城门洞只留下了半个城门是开着的。从城门到施梅林家 的马路两旁美丽的白杨树全被砍了用来封锁街道。这种路障对坦克来讲就如同儿戏。 人们想出这个主意,只是为了做做样子。但是谁又知道呢?我们紧张忙碌地向区内 运送米面。界旗和墙头布告已经准备好,布告用于向区外可怜的百姓介绍安全区, 对这些可怜人的安全我们不敢作出任何保证。雅坎诺神父在上海也面临过同样的困 难,直到南市遭炮击后,交战双方才认识到他的安全区的价值。罗森博士对中国军 人很有意见,据他所知,中国军人潜入区内,是因为他们感到在那些接着德国国旗 的空房子里比区外要安全些。我不敢断定这事是否属实。不过有件事倒是事实,唐 将军今天就是在难民区内的一所房子里接待我们的。

12月6日

从7时30分起,空袭警报一个接着一个,但是谢天谢地,我们的难民区没有遭到 轰炸。从芜湖传来消息,停泊在船坞的“塔克沃”号(怡和洋行)和“大同”号(太古 洋行)两艘轮船遭到了轰炸,死了许多中国人,据说“塔克沃”号完全被烧毁。停泊 在附近的一艘英国炮舰的舰长在空袭中被弹片击中受伤。现在,南京居民开始陆续 地进入安全区。明天,安全区通道的墙上要贴上布告,这个区域要用委员会的会旗 (白底红圈红十字)围起来。留在此地的大部分美国人今天登上了一艘美国军舰,剩 下的人作好随时乘船的准备,只有我们委员会的成员拒绝登船。罗森博士告诉我一 个机密消息,蒋介石接受了由特劳特曼博士大使递交的和平建议。罗森博士希望, 和平能在日本人占领南京之前来到(但愿他的希望有道理!)。上海的电台报道说, 日本人占领南京指日可待。

在今天的空袭中,对浦口铁路设施的轰炸炸死了20个人。

我和现在位在我旁边的“军官道德修养协会”的黄上校进行了一次很有意思的 交谈。黄坚决不赞成设立安全区。他认为这样一个区会瓦解南京部队的士气。他向 我解释说:“我们是因为自己的过错才输掉了这场战争,我们应当能守卫得更好一 些。我们应当用自己的热血来保卫祖国,不让日本人占领一寸土地。但是我们退却 了。南京应当守卫到最后一个人。如果你们不建立安全区,那些现在搬进区内的人 们本来是可以帮助我们的士兵的。”对这种奇谈怪论我能说什么?这么个人竟然是 最接近蒋介石最高统帅部的高级官员!“是这样的:留下的人之所以留下,是因为 他们没有钱带着自己的家人和一点点财产逃走,他们是穷人中最穷的人,难道应由 他们以生命来弥补军方所犯的错误吗!尊敬的黄先生,你为什么不命令南京那些富 有的市民,那些逃走的有钱的80万市民留下来?为什么总是要那些社会最贫穷阶层 的人来献出他们的生命?”

我们还谈到了军事人员和军事指挥所何时离开安全区的问题,他认为要到最后 一刻,也就是南京街道爆发巷战时,再撤出来,一分钟也不能提前,在南市就是这 样的。尽管如此,雅坎诺神父仍然设立了安全区,并因此而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 是黄先生忘了一点,南市随时都可以从毗邻的外国租界得到食品和其他必需品。而 我们在南京,要想准备得充分,就必须在日本人到来之前在安全区内备好米面、盐、 燃料、药品、炊具和其他我也说不清楚的东西,等到了最后关头我们就什么也筹集 不到了,因为那个时候我们就和外界断了联系。我们要考虑有医生、护理人员,要 安排粪便的清运,要考虑安葬、警察,必要的话还要考虑后备警察,因为警察极有 可能会和退下来的士兵一起撤退,如果这个时候出现了暴徒闹事,那问题就严重了。 难道这些准备工作都要到最后一刻才做吗?对这种情况我甚至想都不敢想!在一个 半小时的交谈中我力图改变黄先生的想法,但是没有结果,他是中国人,对他来讲, 几十万同胞算得了什么,他们贫穷,没有任何用处,只有去死!

我们还谈到了城市的守卫问题。封·法尔肯豪森将军和所有德国顾问都指出, 守卫城市是毫无希望的,既然不会有结果,为什么要牺牲生命?当然,设立一道外 围防线是必要的,也不能要求一个要面子的将军拱手交出城市,但是展开城墙战斗, 展开巷战,这是地档道道的胡闹,是残忍的大屠杀!但是,说什么都不管用,我的 口才帮不了任何忙!黄先生说,荣誉要求我们战斗到流尽最后一滴血!啊,那我们 就等着瞧吧!南京发电厂吵长白先生和总工程师陆先生也曾经说过,为了保证电厂 的运转,要在南京坚持到最后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