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不可能再长大

三年积累下来的守规矩印象,加上魔影与金盾的保驾护航,方有送审之日即宣发之始的自信。

因为就算如陈一鸣一般准备了终稿剧本,也没多大用处。

很多项目档期都定了,宣发也启动了,却还在做N次剪辑,电影内容不止是脱离剧本,甚至跟申请表上的故事梗概都八竿子打不着了。

审查无需额外关注,档期和宣发自有老牛和老贾操心,陈一鸣只需静待后续节点确定,然后予以配合即可。

无他,唯守信耳。

尽可能地规避了马二爷当初的顾虑,从私下里获得的反馈来看,基本上没有问题。

这让他难得有了些时间和精力,深入思考一下明年的类型片计划。

根据之前的规划,铂爵接下来的项目,主要是青春片、爱情片、悬疑探案片、小妞电影。

基本上都是以小博大的类型。

《情书》以青春为内核,爱情为主线,结尾又带了一点悬疑色彩,算是一个跨类型作品。

实际效果还不错,原版毕竟是一代经典,陈一鸣的魔改又恰逢其时,抓到了潮流逆转的时机。

投资4000多万,票房3个多亿,整个项目单凭票房收入,预期收益就在六到八千万之间,直接翻了小两倍。

海外营收预计还能赚上个两三千万,加起来就是单片利润上亿。

当然,铂爵虽然是主控,也只是项目投资方之一,这一个亿还要好几家分。

即便如此,收益率也相当惊人了。

<div class="contentadv"> 不过这个项目终究是陈一鸣与马云腾“放权”的第一个案例,主持项目的小美老牛老贾头一次挑大梁,学费同样没少交。

《情书》下映也有两个多月了,随着票房分成陆续到账,项目总结会也开了不止一场,问题确实不少。

首先是制片环节,小美初当印把子压不住祥瑞的放飞,花掉的钱还没关机就逼近了预警线。

要知道这条线设在制片成本的120%处,超了就会引来陈一鸣和马云腾的介入。

电影还没拍完,后期还没动手,预留的准备金却已经浪干净了。

幸好陈马二人早有预料,梅根和马二爷也都痛痛快快地掏钱,加上浪过头的祥瑞及时悬崖勒马,总算在追加预算之内顺利关机。

然后是宣发环节,早期老牛和老贾过于患得患失,自掏腰包冲预售过了头,无谓占用了大量宣发资金。

正式上映两周过后电影走势依旧坚挺,到了动真格需要增加投入维持曲线的节骨眼上,资金又浪完了。

在确定大赚特赚的时候再追加投资其实并不可取,因为极易引发大小资方之间的争执,就算《情书》的几个出资人都是老交情,但原则就是原则。

最后还是援引《魔都假日》的前例,大壮代表项目方向魔影发行部出让利润分成,由后者补上了宣发资金的缺口。

这也是为什么立项之初两千到两千五百万的投资额,最后却直接翻上一倍突破四千万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