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三幕结构 开放结尾

第201章 三幕结构 开放结尾

这次魔改是给祥瑞捉刀,因此只需要搭出框架,其他的细节完全可以扔给祥瑞去填充。

于是陈一鸣按照以往的习惯,摊开一大张白纸,在上面画出一根90分钟的长轴。

还是经典的三幕式结构。

前15到20分钟是开头,交待主角,触发事件A铺垫性格,引出意难平的事件B和关键道具情书,然后再编一个合适的理由,把视角由当下踹到过去。

接下来45到55分钟,是事件B的发展,同时也是青春片的怀旧部分,直至事件B完结。

最后15到20分钟,主角回归现实,反转并与自己达成和解,电影结局。

首先要确定,选谁做主角。

小日子的《情书》选择的是女主视角。

中山美惠大美女一人分饰两角,在男女主同名梗之上,又设计了一层前后女主撞脸梗的俗套。

这个男女主设定只能算是中规中矩,但是在青春片尚未烂大街的当下,还是颇具新鲜感的,要知道主流的女频小说网站里,写文的大大们还在耍天才基本法呢。

有道是小时学渣大时学霸,玩儿反差就要贯彻到底。

男人的互动就此展开,先打篮球再打人,打完说开铁哥们。

到了接亲环节,又不得不接受伴娘团的百般刁难。

令人意外的是,两个星期之后,男主居然接到了回信。

<div class="contentadv"> 原版《情书》在这里带了些搞笑的悬疑,因此用的是打印信件,陈一鸣不打算节外生枝,直接安排女主手写。

男主从笔迹中很容易就辨别出来,写信的正是女主,她怎么会在当初的高中呢?

电影的结尾,陈一鸣当然不会像原版《情书》那样煞风景,偏要把男主搞死来玩儿物哀。

高二那年,男主跟随调动工作的父母转入二高,因为身高和成绩被安排坐在“差生专座”。

主线的学外语是陈一鸣特意保留的,灵感来自于原版的《情书》,不过陈一鸣做了本地化改编。

强调身高还有一层寓意,就是可以名正言顺地独享最后一排紧靠教室后门的“差生”专座,再额外营造一层学习不好的刻板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