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钗云议题,四王齐至

蘅芜苑。窗外大雪纷扬,宝琴早已睡下,宝钗和湘云二人还在商量明天起诗社的事,莺儿和翠缕二婢在旁边陪着,一边啃瓜子,一边低声闲聊。

正月里忌针黹,不事针线,所以新年伊始,闺阁女儿们都不做针线活儿,难得清闲一个月,这自然也是史湘云最快活的一个月,因为平时在家里,为了帮补家用,总有做不完的针线活,有时甚至要做到三更半夜。

如今大正月里,不仅不用做针线活儿,还能名正言顺地跑到姑奶奶家,与一众姐妹顽耍消遣,无疑是她一年中最快乐无忧的一段时光了。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史湘云的婶婶巴不得她在贾府住满一个月,因为正月不能做针线活,但饭却是要顿顿吃的,史湘云去了贾府,不仅能省下一日三餐的嚼用,指不定还能捞点回来,所以都不用贾母派人来接,大年初一她便安排人把史湘云早早送来了,还叮嘱她想住多久便住多久,过了正月再回去也使得。

言归正传,且说宝钗和湘云正商量着明日该如何办诗社的事,房门突然开了,香菱挟风夹雪地闪了进来,又急急地关上门。

只见香菱穿着厚厚的狐裘,头戴雪帽围脖,身上落满了积雪,俏脸东得红通通的,连眼眉睫毛上都结了一层冰霜。

莺儿咯咯笑道:“瞧这是谁?咱们的诗呆子回来了,外面的雪景可美?”

原来香菱刚才跑到外面的走廊上看雪去了,还特意披了一身厚厚的装备,结果坚持不到两分钟就缩回来了。

香菱一边抖落身上的积雪,脱掉雪帽和围脖,一溜小跑到火炉旁取暖,让人心疼又好笑。

莺儿赶忙递了一杯热酒过去,香菱饮完后才舒了一口气,雀跃地道:“外面的雪下得真大,跟泼天的棉絮似的,明日积雪三尺,倒是正好起诗社,可见天公作美。”

史湘云不由好笑道:“难怪她们都叫你诗呆子,可真的着了魔了,明日若作不出好诗来,看如何罚你。”

香菱笑问:“史姑娘和我们家姑娘可商量好明日作什么诗了?先透露诗题给我,我宿构好了,明日自然便不会出丑了。”

史湘云咯咯笑道:“刚才还说你呆来着,岂料竟是个小机灵鬼,翠缕莺儿,且把这蹄子打将出去,省得她投机取巧。”

薛宝钗含笑道:“只要是佳作,宿构也无妨,而且她是新近才学作诗的,跟咱们比起来,反倒是吃亏了,且让她听到诗题又何妨。”

史湘云点头道:“宝姐姐说的倒是,罢了,便容你在此旁听吧,既然上次作了海棠诗,这次又适逢下雪,不如明日就作咏雪诗如何?”

薛宝钗道:“作什么诗都不打紧,只是明日这一社是你作东道,虽然只是顽意儿,但也要瞻前顾后,又要自己方便,又要不得罪人,然后才能宾主尽欢。你在家里又作不得主,一个月通共才那几串钱,你自己还不够花销呢,这会子又干这没紧要的,你婶子若知道,只怕越发的抱怨你了。况且你就是把那几串月钱都拿出来,做这个东道也是不够的,难道为这个向家里要不成?还是向老太太要?”

湘云性子豪爽率直,当初脱口而出要作东道,根本没考虑过做东要花钱的问题,如今听宝钗一说,顿时便踌躇起来。正如宝钗所说,她一个月的月钱才几串钱,连一两银子都不到,即便全拿出来也是不够的,果真是英雄气短,马瘦毛长,一文钱难倒英雄汉啊。

薛宝钗好笑道:“傻了吧,看你以后还敢不敢大包大揽,我已经有了主意,我家当铺的掌柜,家里养了一冬的肥羊,回头我让他送两只来,等厨房处理干净了,孝敬过老太太和太太她们,剩下的咱们串起来烤着吃,再备四五桌果酒,将各家的主子丫头请一请,咱们有多少诗作不得?”

史湘云闻言握住薛宝钗的双手,眼圈微红道:“还是宝姐姐你想得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