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霎时一愣。
“毕竟是要熬通宵呢,袁哥你这身体.....不行还是我去吧!”桑桑自觉差点说错话,赶忙将到嘴边的字硬生生咽回嘴里。毕竟老朱发过话,袁哥是对城管事业有贡献的人,区局不心疼,我们自己心疼。
“是呀,小袁,中队才帮你申请取消了案件指标,你这夜班一值,给区局一看,不是中队添麻烦嘛。”张团又搬出了这个理由,袁哥也知道这是中队对他的爱护,但这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反而更让他觉得抬不起头来,他希望自己是被大家发自心底的尊重,而不是发自心底的照顾。所以,袁哥经常表示自己想参与到日常的检查执法工作中去的意愿,但不出意料地被各个小队拒绝。大家都知道袁哥当年的辉煌,所以就更加害怕,怕他躺在功劳簿上,更怕他逞一时之勇,没法向领导交代。
“唉,还是啥都不让我干,这吉祥物做的......”袁哥对着大家的是那只没有生命的左眼,如此刻的内心一般无助、空洞。
想想毕竟是在体制内快10年了,所有的热爱都交给了工作,现在却突然发现到哪里都被嫌弃。一种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悲凉从空洞的眼中涌了出来。
办公室说,形象是一方面啊,而且他这动完大手术的又不能喝酒,一些协调沟通的工作不怎么好安排,您也知道,我们办公室的活绝大部分都是协调沟通的,什么媒体应对、上情下达之类的,比如人家有记者或者上级领导过来,看到咱袁哥,挺感兴趣,一问,咋说?不是打这个爹的脸就是打那个妈的脸!领导,您要不再考虑一下;
案审说,我是真的为袁哥考虑,他工作这么认真的人肯定闲不下来,我们案审的工作要长时间看屏幕的,他眼睛的情况您又不是不知道,您要是真的爱护袁哥,就应该把咱袁哥安排到更合适的岗位上;
(当时的)二小队说,我们商业区这片主要就是抓流动摊贩和非法客运,袁哥到时候肯定瘸着腿就追出去,跑一半,腿掉了(噗嗤)......老大,您慎重!我不是说袁哥不好啊,就到时这种情况,我们是继续追别人还是回来救袁哥啊?(憋笑声);
(当时的)一小队说,袁哥本来就是我们这边的负责人,让哥回家肯定我们义不容辞的。
然而晚上的酒局上大李拎着分瓶器弓着背:“朱队,袁哥在我这边的影响力您是知道的,他要是回来,万一跟我的工作思路有冲突,队员们肯定有不服我的,我不是说我不接收袁哥啊,一切听您指挥,我先干,您随意!”
于是,老朱大嘴一开,观澜从此多了个信访小队。
“为积极落实事权下放,响应街道工作要求,实现三个专业化,观澜中队进行如下勤务调整,1、信访专业化:成立信访小队(一小队),由办公室的桑榆晚同志任小队长,原一小队的袁淦同志任副小队长。工作要求:全面提高信访处置质量,提高群众满意率。2、办案专业化:成立办案小队(二小队)由原一小队队长李宋任小队长,王天宇任副小队长。工作要求:完成年度案件考核指标。3、治理专业化:成立功能小队:由原二小队队长高兵任小队长,张梦媛任副小队长,负责专业执法领域主要是交运和环境两方面专业执法事项的管理和执法办案......“
”同志们,袁淦同志曾经是我们之中的优秀一员,在听潮小区违建整治、通海菜场改造整新保障等重点工作中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我一直说,喝水不忘挖井人,一个篱笆三个桩,我不想在我的观澜中队看到有拉帮结派,各自为政的现象,中队布置的任务就是不折不扣的完成,不允许讨价还价。如果没有老一辈城管人的付出,你们会碰到什么样的局面?就你们,你们这些秀才?读法条讲道理,通海路黑三会听?三道口五婶会听?我们中队最大的优势就是团结,就是感恩,大家拧成一股绳才能一直保持我们观澜中队始终是高新区最好的执法中队,走在街上我们的底气也不一样,自豪、光荣......"
"小桑同志的能力和工作作风大家是有目共睹的,人家是世界冠军,我们中队的第一个世界级冠军,市局、区局都很重视,相信,在我心中我们观澜中队最优秀的袁淦同志的辅助下,信访小队一定可以实现各级领导的期许,为我们的信访工作打开新局面。我这边也是要求,大家在今年度的各项工作,重点都必须向信访的处置率和满意率上倾斜,务必保证95和70的目标......”
袁哥在回忆过往的同时,桑桑竟然也想到了一样的场景,她看着袁哥空洞的假眼,一时不知,是否到了老将出马的时候。
“没事儿,我一个人能行的,袁哥。你上夜班毕竟不方便。”子豪也出言相劝,他是最了解袁哥的,他知道袁哥右眼视力的退化就从这几个月开始突然严重起来,晚上多照顾个人倒是没啥,但就怕出什么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