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第849章 700阿苏尔误闯大观园(下)

达克乌斯只是笑了笑,并未解释,而是示意他们继续跟上。

这一次,他带他们来到了一座集装箱组装厂。

在阿苏尔们熟悉的世界里,港口的货物运输依赖搬运工,装卸工作耗时耗力,船上的货仓更是杂乱无章。而他们一直以为,这就是海上贸易的常态,无法改变。

直到两天前,他们看见了港口的集装箱,那些规则整齐、井然有序的巨大钢铁箱体,使得货物装卸变得前所未有的高效。

在达克乌斯最初规划查佩尤托港口时,『集装箱』这个概念尚未诞生,更别说将其与工业化体系结合,但他将升级空间预留了出来,他知道集装箱早晚都会出现。结果也如他想的那样,纳迦罗斯和艾希瑞尔的工业化浪潮席卷而来,任何天马行空的构想,似乎都能在这里成为现实。

再说集装箱没有什么技术难点,只是一个思路的问题。

唯一的遗憾是,这个世界尚未迎来『电』的时代。

在杜鲁奇的工业体系中,蒸汽与魔法依旧是主宰一切的动力核心。没有电焊技术意味着无法使用现代焊接工艺制造集装箱,但这根本不是问题,19世纪的铁皮车厢就是通过铆接和角铁加固制成。

杜鲁奇采用模块化箱体设计,将集装箱拆分成顶板、底板、侧板等多个模块,分别制造后再进行组装,这不仅降低了整体加工难度,还提升了制造效率。

为了在没有焊接技术的情况下确保结构稳固,工造院开发了一种榫卯与嵌合结构,通过物理咬合来提升集装箱的强度。连接处由高强度螺栓固定,并结合特制垫片防止松动,从而确保箱体稳固耐用。此外,模块化的设计也赋予了集装箱更高的灵活性,使其在战时可以快速拆解、维修,甚至改装为移动工坊、临时指挥所或战场储藏仓库。

至此,集装箱的雏形已经成型,并且整个制造流程全由杜鲁奇工人完成。

然而,劳务派遣到底去哪了?

相比起集装箱的制造与组装,喷涂才是真正的苦力活,也是劳务派遣的主要工作。

集装箱喷涂看似简单,但其中的痛苦,只有真正干过的人才能理解。

达克乌斯来到这个世界之前,这一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妥善解决。

但劳务派遣的存在,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

远远看了一会儿后,玛琳皱起眉,丢下一句:“这根本不是人干的活。”

在这三天的参观中,阿苏尔们亲眼目睹了机器如何改变世界,他们看到了流水线如何让生产效率翻倍,甚至看到了战争如何被钢铁彻底改写。每一个车间、每一台机器、每一道工序,都在无声地诉说着工业化的力量。

晚饭的时候,芬努巴尔问达克乌斯是怎么做到的。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很难回答。它足以引发无数的论文和大量的书籍,甚至可能成为一场旷日持久的辩论。

事实上,在整个过程中,达克乌斯并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人才都是现成的,术士、瓦尔祭司,要理论有理论,要实践有实践,当然,还有魔法。他也没有发明什么,除了一个转炉和两轮车。至关重要的蒸汽机是改良过来的,在这个过程中,对热学有一定了解的贝洛达出了很大的力。

他并不是在谦虚,他是真的没做什么。他只不过提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标准化。设定了一个框架,接着,很多东西都是自然而然发展出来的,有些东西甚至超乎了他的想象。

至于……精灵为什么在有理论的情况下,不进行实践,他认为这与阿苏焉有很大的关系。阿苏焉一直守在这个门前,而当阿苏焉看到他后,侧身让开了,让他推开了大门。

当然,这一切都建立在他的猜想是正确的情况下。

思考了一番后,他说了一个词:“引导。”

当这个词从他口中说出时,餐桌上的气氛微妙地凝固了一瞬间。

芬努巴尔放下刀叉,抬起头,目光深邃地看着他。玛琳露出了无语的表情,显然不太满意这个简单的回答。其他阿苏尔们交换了一个眼神,等待着他进一步解释。

“引导?”芬努巴尔轻声重复了一遍,咀嚼这个词的含义,“你是说,这一切并非强制,而是自然而然的结果?”

达克乌斯放下酒杯,食指在桌面上轻轻敲了敲,思考该如何用最直白的语言,向阿苏尔解释工业化的本质。

“世间万物,皆可被引导。风可以引导航向,水可以引导河流,战争可以引导帝国的命运,而思想与需求,则可以引导一整个时代。我所做的,不过是让他们看到可能性……”

随后,餐桌上的气氛逐渐活跃起来,阿苏尔们纷纷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见解,跨度之大,涵盖各个方面,这顿饭直到后半夜才结束。

第四天,达克乌斯离开了,从纳迦隆德来克拉卡隆德算一天,接待阿苏尔们三天,他得回纳迦隆德了。

谁让他是纳迦罗斯举重冠军呢。(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