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8 支线设计课随堂练习

为什么我们要求在这一步不要去考虑造成新的后果的哪些经过、手段?因为我们需要把“到底能有哪些后果可能出现”和“具体出现这样后果的合理经过”这两个思考过程分开。

如果这两个思路搅在一起,会影响到你对“可能后果”的思维发散,虽然我们在练习中不会要求你想太多条“新的可能后果”,在你实际创作中,如果思路卡壳了,是需要专门就这一条进行头脑风暴式的思考的。

……

自审评分:一眼看懂+1/看不懂0分/思考偏题0分

那么,接下来就是支线设计练习最关键的最后一步。

第三步:设计支线剧情——根据调整的“剧情后果”逆推经过,简述出现调整的后果事件应该是如何发生的。限时10分钟。

即说明修改“剧情后果”可能的方式/手段/途径。

按以下格式做练习记录:

……

原后果是怎样被推翻的:详细描述一个合理的过程;

原后果是怎样被加重成现在这样的:同上;

当前剧情事件为什么被延迟结束:同上;

这一步练习的标准特别多,这些标准就是能把一条支线从主线里顺利拆分出来的工具。自审评分标准:

1、你通过“逆推被调整的后果”所得到的这个“新的剧情经过”,其中心人物不能是你原本设置的“当前剧情中心人物”。即,更换中心角色;

2、你通过“逆推被调整的后果”所得到的这个“新的剧情经过”,其发生所在的地点/空间,不能跟你原本的当前剧情事件所发生的地点/空间重合。即,“造成新结果的原因在别处发生”;

3、你通过“逆推被调整的后果”所得到的这个“新的剧情经过”,其发生所在的“时间段”,与主线剧情并行。即,“造成新结果的事件正与主线上的事件同时发生”;

4、逆推而得的事件经过合理,剧情逻辑通顺;

总结一下这些标准,即为:你通过“逆推被调整的剧情后果”所得的“新的剧情经过”,应该由另外一个角色来主演这段经过,并且事情发生的地点场景换到了别处,但时间乃是同时发生。

通过这步练习所得出的符合以上要求的,即为支线剧情。

……

自审评分:合理支线产生+1/不合理0分/未成功从主线分离0分

这就是我们设计支线剧情最简单实用的一种方法,称之为“逆推法”。

逆推支线法:直接更改当前故事某剧情点的阶段后果,逆推出来一个造成这种改变的、跟当前主线事件所在地点不重合,主要角色不重合,但时间上同时发生的新的事件,正是这个事件的出现导致了你的主线剧情被影响,被改变。用这样的方式设计支线剧情,就叫做逆推支线法。

这节课的随堂练习到这里就结束了。

用逆推法为故事设计支线是一个很有趣的过程,很容易让自己发出那种“哇哦原来事情还可以变成这样”的感叹,所以一定要注意克制,避免支线喧宾夺主。

如果你未能设计出满意的支线,不必焦躁,以后找时间再来。如果自感满意,请在训练日志上给自己画一个大大的笑脸。